大世王朝_第219章:闹剧,落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9章:闹剧,落定 (第1/2页)

    赵俞、赵林战死,赵开被俘,赵家的三个顶梁柱算是塌了,相应地,西汉的半边天也塌了。自打裴家被灭门后,西汉除了赵俞,已再无可独当一面之帅才。

    悲哀,悲哀。

    世军在攻克霸陵后,兵分三路,一路由慕容德率领,攻取新丰;一路由霍寻率领,攻取蓝田。最后的主力部队,则由慕容皓亲自率领,押着无数的汉军降兵为先锋,朝着长安进发。在那里,他将得到最终的胜利。

    就在慕容皓志得意满的进军时,霸陵惨败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关中大地。现在就连街边行乞的乞丐都知道,汉朝完蛋了,世军下一步的目标铁定是长安!但现在西汉三军兵败如山倒,又没有可以站出来扶大厦于将倾之际的人物(大部分是不愿意),出于对世军的陌生和畏惧,以及历代以来军队破城必屠城的“优良传统”,长安城中的世家子弟和平民百姓们纷纷争先恐后的逃出长安城,逃出这个是非之地。他们或是向南,或是向西,连祖产都不要了,只顾奔走逃命,生怕慢走一步,就成了世军的刀下冤魂。

    几个西汉的重臣听说赵俞死了,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又被世军大举来袭的消息给砸懵了。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下,这些人绞尽脑汁,总算想出来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找一个刘家的人,临时出来做皇帝。这个办法虽然有些扯淡,但起码可以先稳住军心民心,心态稳住了,就能徐徐以图如何抗拒外敌。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自小东楼事变后,谁还敢主动站出来做皇帝?更何况是眼下这种情况。但凡有点脑子的都知道,现在被挑出来,可不是去享福的,而是去做亡国之君的!话说得再露骨点,这件事哪有那么神圣?什么狗屁以国家为重?遵一主以御外敌?说穿了,就是朝廷里那些老不死的不想玷污了自己的清名,这才想随便拉个人来做皇帝。如果哪个哥们不走运被选中了,那后代的史书上就会这样记载:某年某月某日,世军来袭,西汉亡国之君刘某某。。。

    这不坑人嘛!

    平日里在长安骄横yin奢的刘姓子孙们彷佛一夜间都转了性,出门畏手畏脚,生怕被熟人给认出来。要是哪天走在街上,别人突然叫住他们,他们都能被吓得半死。但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种状态下,朝中重臣们还是“幸运”的找到了(很有可能是抓到)一个叫做刘卜的人选,并决定为他破一次祖例——今晚就登基。

    要知道,册封皇帝不是请客吃饭,就算请客吃饭也得挑个好日子,更何况是新皇登基。百官宫仆们要演练礼仪,还要挑选后宫储备人员,朝廷也要储备青年人才。。。等等等等许多的琐碎事情。退一步讲,就算你是自己关起门来当皇帝,准备一切从简,自己逗自己乐,那你也得要派人昭告天下,告诉天下所有人(诸侯):哥几个,我这个家已经换人了啊,以后再有什么往来,大家都注意着点,别搞错了!这是很严肃、很正式的外交礼仪,不然别的诸侯哪天闲来无事想给你写封信,最后署名署的还是别人的名字,那就很尴尬了。

    以上所有的东西,西汉重臣们齐齐忽略掉了。原因很简单,时间不够。霸陵的世军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打来了,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虚礼,而是一个可以站出来主持大局的人。哪怕这个人只是个摆设!现在总算找到一个人了,大家都很高兴,除了那个被“找”来的刘卜。

    刘卜,长安人。其祖上是汉朝宗亲大将刘子都,曾为大汉立下过赫赫战功,死后被追封为宜阳候。照这么来算,刘卜也算是个高干子弟了。不过刘卜这个人小时候不怎么喜欢读书,和先生认了几个大字后就读不下去了。如果用文化水平来给他定标,那他应该只有半文盲水平。但不读书,并不代表他傻。他之所以愿意来做这个倒霉皇帝,是因为他要躲债。

    刘卜先生虽然不爱读书,但却是一个以赌圣为人生目标的“有志青年”。目标虽然远大,但他的运气却一直不咋地。靠着自己家财大气粗,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