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潜伏_第三十八章 马失前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 马失前蹄 (第2/2页)

拦截郑元龙时,沈春丽一掌就拍晕了郑元龙神将一般的保镖。但现在下手太狠不行,一旦力道拿捏不准,极易出人命,对廖云菲不好交代。

    活捉!既然是个庞大的汉子,硬生生拿下足以震慑廖云菲。迅速结束这场无谓的游戏,赶紧去找黄宝。沈春丽略微沉吟后一咬牙,右手径直搭向对方肩膀,凭感觉顺势下滑,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陵之势扣住对方手腕。反关节往外一扭,不想对方却迈步上前乘机化解。

    大惊之下沈春丽迅速上步,狠命一推!一压!

    等闲的高手,骤然被扣住手腕,只要反关节一扭,基本就失去抵抗力。沈春丽却没想到此人身量太壮,胳膊如檩条一般粗细,反关节居然也扭不动。不但如此对方还上前一步硬性回收前臂,如果得逞沈春丽等于吊在对方手腕上,那还得了?

    技击至理名言,一力降十会!

    招数招数,必须以速度和力量作后盾,凡是影响速度与力量发挥的招数,都是自杀的套路。各大门派拍那些奇葩招数,动不动把身体扭成麻花,怎么看怎么别扭,完全不适合人体结构,不符合运动原理,怎么可能成为杀招?

    中国有江湖,

    江湖有武林,

    武林有侠客,

    侠客有高人,

    高人有功夫,

    功夫贯古今。

    纯属扯王八犊子。

    今儿这个大侠打败了巡游世界的大力士,明儿那个大侠谈笑间降服那个西方打败天下无敌手的搏击高手。结果查起来全无实据。都是自个儿躲被窝里编出来的段子。

    与焊雷管、锯灯泡属一个系列。

    职业搏击,其他规矩不必说,起码巡游天下的大力士上台是要出场费的。怎么肯平白无故与人动手?还输了辛辛苦苦赢来的金牌?听起来都叫人笑掉大牙。中华武术,咱们天花乱坠足足吹了百年牛逼,吹得腮帮子都木了,说白了就是一套套健身cao。

    因为佐佐木石根的原因,沈春丽刚开始训练时,接触过不少所谓的民间高手,看上去须髯飘飘,听上去头头是道,比划起来也像模像样,但从来都拒绝跟她比试,美其名曰自己内功深厚,怕伤了她。时间一长沈春丽才知道,所谓的高手,不过是一帮能把身体扭成各种奇葩造型以供观众欣赏的舞台演员。

    失望之余,沈春丽也曾研究过,很快她就发现,老祖宗不是这样连武术的。历朝历代考武状元,没有招数一说,不过比力气比弓马骑射而已。只是到了近代,才完全忽视对力量和速度的训练,开始不务正业、变态似的拧麻花。

    力量,是第一要素。

    无论正史野史,论及武将必谈及其力量。就以传说中的吕布为例吧。他老人家凭一杆霸气震古砾今、豪气劲透海外的方天画戟!赢得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称谓,不得不承认其神!

    神在哪儿?

    根据古代资料描述,方天画戟因为太重,一般只做仪仗。但也不是不能上战场,戟长而重,攻击力极为强悍,砍、劈、刺皆可。刺则古今变色,辟则天地改颜,砍则霸气冲天,扫则千军臣服。实在是居家旅行,杀人越货的精品。

    然而唯有吕布,能将此兵器发扬光大。

    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

    方天画戟,使用者,必须有一股舍我其谁的霸气。

    奉先立于关前,面对十八路讨伐诸侯面不改色,大战数十员战将,马上马下,飞尸流血,老人常说,与温候战三十回合以上者,史上必留名,与温候战百回合以上者,青史名将,与温候不分上下者,古今未尝有。无论又或,未有一人与吕布能过胜负,百招以上皆力竭而退。

    请注意,力竭什么意思?吕布胜在力量!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连神话都在内。孙悟空为什么厉害?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玉皇大帝挨一棒子估计也得变虾米。李元霸为什么在中排第一?一对锤子八百斤,挨一下儿就成了rou饼,谁敢找倒霉!单打独斗,碰上拔山举鼎的项羽——西楚霸王,任何花里胡哨的祖传杀招、江湖秘笈、独门绝技都属白扯。

    跑题啦!话说沈春丽大意,想靠擒拿活捉眼前的大汉,哪知一伸手才知道,这是个力大无比的家伙,任凭她使什么绝招,就是无法扭动对方的腕关节肘关节。而且,对方凭借强悍的身躯,竟然象起重机一般缓缓收回自己的胳膊,再不撒手,沈春丽就可能被吊起来,在对手胳膊上荡秋千。

    撒手?现在撒手对方挥拳一击,百十来斤的沈春丽还不被打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