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统御诸州_第四百九十章 不算结局的结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章 不算结局的结局 (第1/1页)

    天子在说完了这道旨意之后,吕布也不出言反驳,而是默认一般的接受了。

    作为接下来漫长一段时间,执掌整个朝政的存在。

    吕布将会实至名归的,成为大汉朝廷最有权利的人。

    到那时候,即便他想要对天子行礼,天子也不大敢接受。

    之前董卓执掌朝政的时候,他不管做什么都没有人敢表示反对。

    别说见天子不朝拜,没有礼数了。

    就是拿着兵器来到天子面前,那也不会有人多半句嘴。

    这就是权力带来的好处。

    大汉天子处于绝对弱势地位,那他就只能够尽量让掌权者满意。

    不论是牺牲自己的天子尊严,还是放低自己的身段,都得照做。

    在见到了天子之后,文武百官也纷纷上前来和吕布见面行礼。

    这群朝中大臣被董卓掌控着,长达十多年之久。

    这十多年足以改变任何人,改变任何事情。

    现在幸存下来的,都是那些比较圆滑,知道变通。

    在董卓手底下都能够隐忍的朝中大臣。

    或者说左右逢源,董卓掌权的时候,就全身心的为董卓办事。

    而那些脾气比较硬,性格比较耿直,宁死也不肯屈从董卓的忠良死节之辈。

    也就真的如了他们的心愿,成了为国捐躯,为大义而牺牲的忠良之辈。

    反正这些年头里,那些硬骨头不听话的都死的差不多了,剩下这些都是听话的,懂得如何变通的人。

    所以在吕布和天子说完话之后,这些朝中大臣都一窝蜂地涌上前来,恭敬的和吕布寒暄着。

    吕布也没表现出什么倨傲的神态,面对每一个上来和他打招呼,对他表示恭敬礼数的人,吕布都笑脸相迎。

    和董卓刚刚进入洛阳时候的样子截然相反,当然这也和这群大臣比较识相,没有哪个做出什么过激行为有关。

    就这样,在朝廷所有人都非常配合,整个长安城守军也都如数投降的情况下。

    吕布率领并州军接管整个长安城的行动相当顺利,其中没有发生任何阻碍。

    不过接管容易,善后处理工作却相当艰难。

    整顿秩序还好,毕竟整个关中地区都已经没有了反抗势力。

    但难就难在如何恢复这片地区的民生和经济。

    说实话,董卓执掌关中地区这些年来。

    这片土地被他搞得乌烟瘴气,乱七八糟。

    大肆发行假币劣币,驱逐市场上足值正常流通的五铢钱。

    从而导致整个关中地区的经济崩溃。

    无数商人在关中地区从事商业买卖活动,却因为所收获钱币前后价值的差异,以及劣质性的增强,反倒倾家荡产。

    数不尽的普通百姓,一年到头劳作下来。

    却因为粮食换取其他物资的时候,无意中收取了些许市场上流通的劣币和假币。

    导致血本无归,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整个关中地区普遍泛滥的灾难性情形。

    商品货物因为惧怕市场上流通的假币,而不肯进行出售贩卖。

    导致关中地区物资紧俏,物价飞涨。

    再加上随着时间的流通,对假币列币辩论能力越来越提升的普通人,也导致这些董卓铸造的假币,在市场上越发一文不值。

    所以关中地区的物价,对比吕布所掌管的河洛地区,恐怕要翻了数百倍。

    这个数字一点也不夸张。

    买些生活用的物资就要提着一大堆粗制滥造,表面随便覆盖了一点薄金属,里面甚至填充了大量废弃物的劣币。

    这也就导致了强烈的恶性循环。

    物资越来越少,物价却越来越高。

    最终的结果就是普通百姓吃不起饭,交不起税。

    商人不愿意来关中地区进行货物买卖,物资流通极为匮乏。

    八成以上的普通百姓饿着肚子。

    甚至连在朝中当差的某些中下品官员,个个都没钱买粮食。

    别看他们的俸禄都是用粮食来标价,但朝廷也没有多少余粮啊。

    工资年年拖欠,实在逼急了就随便拿一把董卓铸造的假币来充当俸禄。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关中地区基本民生凋敝。

    甚至吕布再晚来一些功夫,都不用他率领大军前来动手,整个关中地区就自己天翻地覆了。

    搞不好到时候就是再一次出现农民起义。

    又是新的一批头上戴着黄色头巾,嘴里喊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武装分子。

    因此吕布现在掌管了整个关中地区的所有大权,他当下最需要考虑的事情,就是重新整顿这片地区的经济和民生。

    他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关中地区,一个较为坚实的地盘。

    这样不仅能为他提供广大的耕地以及劳动人口,还有效地促进他掌控靠近凉州乃至西域的等偏远地带。

    因此稳住经济和民生是最重要的,而这一点恰好吕布比较擅长。

    只不过需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他恐怕就无法在年底之前回到洛阳了。

    毕竟现在已经到了十二月初。

    如果想要赶回去过年,就得现在动身,否则一定赶不上。

    两边相互权衡之下,吕布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在长安城这边,处理完了大局之后再回转洛阳。

    相信自己的夫人严芸,和女儿吕玲绮会理解自己的。

    毕竟这件事情比较重要,等到稳定了天下大局,掌控了一切之后,那他将会有漫长的时间和自己的家人相互陪伴。

    因此吕布只能书信一封,让手底下的情报机构发回到洛阳去,向自己的夫人和女儿解释一下。

    “夫人及玲儿亲启:本想年前率大军回归洛阳,与夫人及玲儿欢度年关。”

    “只可惜如今长安城局势动荡,所以各方势力早已平定,我方大军也已掌控局势。”

    “但董贼肆虐多年,关中地区已然百废待兴。”

    “朝野上下,自文武百官至天下黎民,都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急需我将他们解救。”

    “因此我虽然恨不得立马插翅膀飞回去,但无奈两边权衡,我也无法就此让关中百姓陷入万劫不复深渊之中。”

    “恐怕我这一走,不出一月时间,关中地区上下就会再一次出现当年百姓起义之事。”

    “因此万望爱妻和爱女能够理解一二,我亦心头愧疚不已。”

    “等到天下平定,百姓富足安康,在不起战事之后,届时便是我们一家人团圆长久之时。”

    吕布在桌案上写了这样一个开头,随后洋洋洒洒的就是一大通文字。

    大概意思就是这样,当然在语言上还是经过了润色的。

    毕竟好歹这么多年,文化功底总归提升了一些。

    只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了,吕布一手书法还是写的不咋地。

    甚至可以用相当不好来形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