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风骨_第154章 子为父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4章 子为父谋 (第1/1页)

    见父亲沉吟不语,张静修接着道:“孩儿相信爹并没有暗中授意湖广巡抚王之垣,可爹对查禁全国书院的决心甚是强烈,这难免会让底下人作出错误的判断。所以,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孩儿希望爹写封信给王之垣,明确表态何心隐不可杀,因为更多的时候,人们会将沉默当作一种许可。”

    张居正依然沉吟不语,像是在思考什么问题。

    张静修的决心一样强烈,毕竟这是在救父亲,避免父亲因为行为过激,而犯左倾主义错误。

    历史上,父亲受到攻击,有些是莫须有的,比如贪污受贿。

    有些是由于当世人的短见,比如夺情事、子粒田征税、考成法、驿递的改革等……对父亲的攻击,更多表现在这个方面。

    但是,不得不承认,父亲确实也“飘”过,甚至是高调、犯错的时候。先头写的那封信,四条谏言,其中三条可以归结于此:坐三十二人抬的超豪华大轿回乡,心安理得地接受各路藩王的礼拜,暗中授意王之垣逮捕何心隐。

    这些,父亲受到攻击冤枉吗?一点不冤。尤其是夺情之后,父亲性情大变,确实犯了一些错误。

    要救父,需要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然而,今儿个说服的效果……好像没有预期中的好。

    张静修决定先缓一缓,给父亲一点思索的时间,本来说服一个超级自信的人就很有难度。

    想着查禁全国私立书院,父亲的态度是坚决,但要说重视的程度,恐怕不及墙上那张“量弓”。

    查禁书院与清丈全国田地相比,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因此,张静修起身,将那张弓取了下来。

    “爹,请听孩儿一言,对全国书院的治理整顿,一定要循序渐进严格把关,切不可一味查禁。”

    简单总结一句后,将手上的量弓递过去:“爹,你认得这个吧?”

    “当然。”

    “可爹知道它从哪儿来的吗?这是孩儿南下蕲州城,黄梅县的县令余顺清赶着送的,请求孩儿务必要交到爹的手上。”

    张居正拿在手上端详着。

    “爹一定很奇怪吧?为何千里迢迢带一张量弓回来?爹不妨用手量量它的尺寸,是不是发现短了一些,不够三尺五寸?”

    张居正伸手比划比划,然后点了点头。

    张静修道:“这张弓,比标准的量弓短了三寸,它只有三尺两寸,是一张小弓,里头却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

    张居正求知欲很强,凝望着这儿子,很想知道答案。

    张静修不疾不徐,于是将“小弓测亩”的问题,详细地叙说一遍。

    张居正听完,沉默了半晌,像是受到什么打击似的……

    知道很容易,难的是怎么解决。张静修问:“爹,这个问题你觉得该如何杜绝?”

    张居正摇头,一脸的茫然。

    诚然,这问题很有代表性,可该如何解决呢?

    底下不好好念经的和尚那么多,如何保证他们一丝不苟地执行朝廷的政策呢?又不能每天看着他们盯着他们,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天高皇帝远的怎么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