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1章 狂人 圣人 狂耶圣耶! (第1/1页)
张静修对这种八卦可不感兴趣。 若非大雨不能走,他才不会坐下来偷听呢。 关键,此刻身在武昌城,管他是哪个浑人干的什么卵子事儿,与自己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来到这个世界,决心救父救张家多么不容易! 自己手上的事儿都做不完,闲下来时还想着享受生活不是,哪有那么多闲情逸致关心别人? 远的不说,就说这趟蕲州城之行。 本来只是一心一意恭请李时珍进京,结果半道上被拦下扯出“小弓测亩”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父亲正在推行的“清丈全国田地”政策中的一大隐患。 清丈全国田地,势在必行。 自明中叶以后,皇亲、勋臣、贵戚恃宠挟恩,纷纷奏求田地,皇庄、王庄、贵族庄田风云而起,加上缙绅地主推波助澜广占田地,从而在全国刮起兼并土地的狂潮。 都知道,土地是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有土才有财,赋自田出,有田即有役。但由于这批人享有优免赋役的恩赐,钦赐土地例不纳粮当差,文武官员亦是论品优免,导致国家控制在籍的纳粮当差地大大缩水。 据不完全统计,自洪武迄弘治这一百四十年间,天下额田差不多减少了一半,以湖广、河南、广东最为严重,不是拨给皇亲国戚贵族缙绅了,就是被刁民隐瞒不报。 土地兼并、流失的现象日益严重。 加上吏治腐败,放大户,盯小户。造成大户前滚钱富得流油,小户人家力薄难撑举家逃亡。 赋役不均遍及全国各地。 只有全国田地丈量清楚了,赋税改革“一条鞭法”才能有效地推行下去。 所以“小弓测亩”急需想出一个解决方案。 可容易吗?很难啊…… 正如余顺清所言,政策固然非常好,却抵不住底下不正儿八经念经的和尚多。 张静修相信,甚至确信,父亲现在还没预料到“小弓测亩”这个奇葩的现象。 毕竟清丈田地还只是停留在试点阶段。 看,随便来个问题,都不容易解决,哪有闲心听这帮不认识的人扯淡? …… 朱翊镠听得倒是很上心,主要是因为他还小,没有上过套交过公粮,所以因为懵懂好奇而感兴趣。 加上他本来就是一个凑热闹的性子,自然听得津津有味,想着若老张时不时能给解释一下,那就更过瘾了。 可惜,张静修不搭理他。 问张鲸吧,张鲸半个男人,虽然懂得,但也不知道怎么解释。 …… 第二桌那人接着说道:“知道你口中的浑人,为何会做出如此噱头的事吗?” 稍顿了顿,压低一下嗓门,但因为大家都静下来,所以仍然听得十分清楚:“他不是本地人,也算一位读书人,但他是一名山人,是何狂人的弟子……” 听到这儿,张静修不由得神情一紧。 何狂人? 难道是何心隐吗? 何心隐是父亲的同窗,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泰州学派,是在王阳明心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谓是心学体系中的一个大分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