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64章 涿郡粮仓 (第1/1页)
杨恩说完之后,心想,当年五胡乱华,可是杀害了不少汉人,这全都是因为晋乱之后,晋室南迁。 汉人政权走了之后,在北方几乎就是胡人的天下。 虽然说这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不过说起来,其对经济、科技、文化的破坏相当巨大,没有几百年怕是恢复不过来的。 有人研究说,当初蒙古人进攻西亚,对农业造成的破坏,到现在也才恢复到百分之六七十! 这可都已经过去多少年了? 由此可见战争的破坏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杨恩说完之后,这些人都陷入了沉思,有些人看着杨广,不知该说些什么。 这时虞世基想了想说道:“要说经略辽东,的确比经略岭南要重要得多。 不过眼前的重点是西域,要经略辽东以北,那是下一步的事情了! 而且肯定要与攻打高句丽结合起来,要有一个统筹的方案!现在似乎还用不着考虑!” 这时杨倓急着又说道:“曾祖父当年攻打高句丽,无功而返,这……” 他刚说到一半,突然发现杨广的脸色变了,忙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就立刻打住了口,不再言语。 杨恩怎么可能不抓住这个机会?只见他立刻抢过话头说道: “今日不同往昔!皇祖父深谋远虑,为了解决长途运输的粮草问题,已经开凿了大运河,眼看就快要完工。 还有一点,二弟怎么忘记了?当初天寒地冻,士兵缺少衣粮,特别是缺少厚衣,一到冬天,就异常的寒冷,导致士卒减员无数。 这严重损害士气,从而导致曾祖父功亏一篑。如今形势可不同了!今年京兆府的白叠花种植不少,应该能获得丰收。 只要明年下令扩大种植,有了这白叠花之后,士卒的过冬衣服也就解决了! 另外,皇祖父,孙儿以为,要攻打高句丽,可以缓一两年,或者两三年,并不要急于一时! 这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其一,可以利用这个时间,生产足够的白叠花给士卒制作过冬的厚衣! 其二,抓紧在涿郡屯积粮草。如今全国有六大粮仓,这些粮仓全部分布在河南附近的大河两岸。 虽然这足以保证关中粮食供应,不过这样布置过于集中。 我以为,为了巩固河北,必须在河北,也就是在涿郡,设立一个到两个大粮仓,粮食采用运河运输。 在相当部分的粮食运过去之后,再考虑进攻高句丽也不迟。否则千里行军,士卒十分辛苦,如果再让他们携带粮食行军,可能会出现士卒丢弃、掩埋粮食的行为,从而功亏一篑!” 那宇文述一直反对太过匆忙的进攻高句丽,现在听了杨恩的发言,他心里非常高兴,想了想说道: “陛下!魏王之见着实高明!微臣完全同意魏王的看法! 微臣建议从明年开始,朝廷下旨,让各地百姓开始大面积种植白叠花,大幅度减少麻的种植。 还有,征辽东事大,为确保万无一失,除了采取从水陆两路进攻以外,完全可以按照魏王所说,在涿郡(BJ)建立两个大粮仓。 将最近两年河北、山西之粮全部运往涿郡,以免今后出征时再二次运输,劳民伤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