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六节 殿中议罪 (第1/1页)
肃帝的态度是想要取得一定的缓冲,摆明了赵元要和北元有所勾结,那么现在的这个仗也就不要打了。他的出发点没有问题,可是事情会像他所想的那样好处理吗? 楚云谦是在感叹中,薛烈却是一施礼道:“谢过陛下开脱。” 然后他是对着赵元又是施了一礼道:“还请赵相体谅,下官失言了。” 赵元是点点头道:“无妨,薛大人不必如此,秉正为公是我辈职责所在。” 薛烈又是道了一声谢,便是安坐下来不语。很明显,他是多年宦海,知道肃帝方才的话中之意,那就是根本没打算追究赵元的责任,要是这样,自己还要强自出头,岂不是自找没趣? 他倒是不在乎楚云谦的言辞,只是赵元树大根深,自己没必要在眼下触这个霉头。 薛烈这样一来,倒是让楚云谦意外,他没想到薛烈就这样便是轻轻放过了。 而张吉文的眼光中闪过一丝冷厉,他的眉头是不由得轻轻皱了起来。 张然见薛烈不做声,便是清咳一声道:“薛大人,楚大人也是心情激愤,北元所为卑鄙险恶,竟然是在我大蜀朝中间隙钻孔。” 他是顿了一下,皱着白眉扫视一便殿上众臣接着道:“这殿上众人之间,还不知道有多少人私下里在和北元眉来眼去的。” 这句话说得是殿中大臣们都是眉峰紧皱,这话说的太重,眼下赵元都是难逃干系,众人虽是不满,却是无言以对。这种事情实在是说不清楚,对方又是当朝皇叔,要是换做旁人,只怕是早已招来众人责斥。 张然是叹息一声继续道:“只是赵相数十年来为大蜀鞠躬尽瘁,所以他是绝不可能与北元有什么瓜葛。楚大人是出于激愤,薛大人也不要在意,这问案之法对赵相而言,本王以为不可用。” 这是摆明了支持赵元,当朝王爷这句话无疑是给赵远最后的结论。肃帝虽为皇帝,但是一来即位时间短,二来平素便是柔弱,他为赵元开脱,也许会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带来不满和对峙。但是张然身份不同又是常年掌握皇家事务,所以他这么一说,自是无人敢于反对。 薛烈是躬身道:“王爷所言极是,下官明白。” 楚云谦是看了张然一眼道:“谢过王爷。” 赵元这才暗自吁了一口气道:“陛下,眼下雍都局势诡异,北元密谍兴风作浪,微臣以为当要着京兆尹和禁卫军严格查处,从明日起可以进行宵禁。” 他是朝中多年,肃帝无意追责,张然的一言已经使得自己摆脱了韩玄所带来的尴尬位置,所以他是急忙出言以引开这敏感话题。 肃帝点点头道:“准奏,京兆尹和禁卫军即刻开始着手办理此事。楚大人和王弟还要辛劳协力确保雍都安宁。” 这禁卫军几日前为了充实欧阳澈的渡水击敌事宜,已经转为张广明统帅,所以肃帝是命他二人共力此事。 张广明是点点头道:“臣弟遵旨。但是陛下,这冷停已经是出城而去,就算他是再有胆子一时半会不会再冒险进城。楚大人又是命麾下正在斩杀敌探,想来必会有收获。如此一来,冷停所部实力大损之下,还能做些什么?” 他的意思很明确,这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 文郡王张吉文是接着道:“四弟之言有理,陛下,今夜这雍都已经是风声鹤唳,要是明日在宵禁,岂不是让百姓更加惊恐?臣弟以为可以外松内紧,宵禁一事暂不可行。” 肃帝闻言是面色犹疑,这两方说的都是有道理,他是看向了张然。 张然见状是想了想道:“这样,出个安民告示,就说今夜大破北元密谍。这宵禁当是不下为好,着京兆尹与禁卫军严格盘查入城及城中客栈市井。赵相以为如何?” 赵元是沉思了片刻,他心中知道文郡王等人的七日之期即将到来,宵禁是最好的阻滞措施。但是眼下这些不可以明说,倒是不好决定。要是往日这些事情赵元可以一言而决,可是今日他却是不能如此。 赵元是想了一会道:“如此之下,也只能如此了。” 张吉文是闻言点头道:“赵相明鉴。” 他是对赵元致谢,这个宵禁的方案是赵元提出来的,而自己是借着张广明的的话将他驳回的,所以致谢还是必要的。 赵元是点点头没有言语。 楚云谦这时是暗自松了口气,福哈太这个生死之局看来就是这样轻松的被解开了,当然这期间赵元的决断是非常有力的。在死无对证之下,这位大蜀朝廷中最后的柱石,还是巍然不动的。 刘志龙此时悬着的心也是放了下来,他身为吏部尚书方才却是一直没有敢多言,因为平素他便是和赵元、韩玄走得比较近,韩玄出此大事,赵元牵涉在其中,自己实在不能再上前为赵元开脱。要是将自己也是牵了进去,一时无法说清之下,六部尚书就有两位通敌,赵元就是在重要,今夜也是无法脱离干系。 满朝重臣也是一阵轻松,赵元德高望重,这些官员多半出于他的举荐,要是赵元出了什么事情,这些大臣们闹不好也得跟着出事。 正当大伙都是以为雨过天晴之时,张吉文却是皱眉道:“陛下,臣弟以为今夜南街失火,又是死伤众多,北元密谍如此嚣张,朝廷若是不给个交代,怕是明日不好面对这黎民百姓,皇家的颜面也是难以保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