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节 咫尺之遥 (第1/1页)
楚云谦甩了甩头,现在是没有时间来考虑这些了,尽快奔逃是首要的事情了,袁泽等人就在身后。 刚逃离的这个山拗口是位于剑屏山脉中的一部分,正好位于潇水平原与武关之间。剑屏山脉绵长广阔,群峰巍峨屹立在元蜀宋的边境之上,山势又恰恰在武关与临关之间的这一段猛地收缩,相对于武关前段的山势来说,虽然险峻依旧但却是少了南北扩张之势。至于到了宋蜀边关剑阁那里,已然是山势首尾阶段,延生到盘江便戛然而止了。所以如果在高空俯瞰,整个剑屏山脉呈现出一个东西偏南走向的走势,如果将它比作一个扭曲的花瓶的话,那门剑阁、临关、武关一线就是瓶颈;而从武关之后到蜀元北边最后的边城顾沅城这一线,就好比是花瓶的腹部及收向尾部的部分;再往后便是山势起伏逐渐首尾部分了,好似花瓶底座,只不过这底部却是逐渐呈现出戈壁荒滩,再往前一点便是无垠沙漠,罕有人烟了。 这剑屏山脉之中地势变化复杂,山中有的突然出现千亩平地,有的却是山间泥沼,更有数十座山峰高耸入云终年白雪皑皑。山间是悬崖绝壁措生,溪水沟壑纵横,有的是豺虫虎豹横行,有的是瘴气四起。往往山高林密之际,极易迷失方向。所以这剑屏山脉中只有一些侧向城镇人烟的的地方或是边关通途中有些人迹,而深入之后便是人迹罕至了。 而楚云谦在动身之前便已经是将这里现有的山川地理研究了个透彻,深深的印在脑海之中。楚云谦很清楚,在这山间小径之间,无论是怎样走,想退往潇水只能最后归结为一条路径,在大蜀的山川地理图上明确的标注着是:驿马道。只有这条道才可以通向潇水常备渡口,那是最为简便的退军之路。当然楚云谦也知道这驿马道现在必然凶险重重,袁泽不会不顾及到这点的,再说还有熟悉此地山川的石从玉在。但楚云谦还是决定退向那里,因为他坚信刘静安在得知自己遭袭之下,必然会考虑到这些,在此接应,所以楚云谦必须要冒险一搏,搏得便是在这山脉之间谁可以更加灵敏迅捷! 楚云谦顺着这山势加快了速度,长平公主已经是疲惫不堪,不得已之下楚云谦只得将她背在身后,以便于与迅速穿行。楚云谦根本没有顾忌行迹,因为他知道一行近三十人的行走根本不可能做到隐蔽行踪,单单那踏平的撞折的枝枝草草便是不可能做到隐秘了,现在比的是双方的耐力与耐心。 天色现在已是放亮,已是卯时中刻了。一轮旭日正在冉冉升起,山间的早春透出秀美的姿态,鸟鸣阵阵溪水潺潺,时隐时现的一点翠色让着寒冬之后的山林增加了一丝活力与生气,白云与雾气交接之下,秀美绝伦。 楚云谦一行人还在不停地奔逃,长平公主已经是伏在楚云谦肩头悄然入睡了。从昨天至现在,楚云谦等人丝毫没有休息,在不停的血战奔逃,楚云谦只觉的双腿如贯重铅。这也是亏得他早年在山中狩猎数年,那时候楚云谦为了锻炼自己的体能往往在山间狩猎奔跑之际不断地加重沙袋,久而久之他在山中奔走的最大的负重量已达百斤之重;加上近几年他在武学修为上也是不断提高,所以虽然现在是疲惫不堪又背负着长平,但是脚下却是依然矫健,丝毫不落于众军士。这让这些跟着楚云谦的一行士卒暗自咋舌不已,心道这位楚中尉大人确实不凡!所以虽然众军也都是身疲力竭,身上伤口火辣辣的作痛不已,却是咬紧牙关疾步向前。 袁泽此时也是难熬,虽然他所带领元军有半数并未参加昨夜血战,可以说是养精蓄锐。但是北地多是平原,很少有山脉,更别说是像剑屏这样的延绵群山了。所以虽然元军也是精锐之士,但是如此上下攀登之下,也是体力消耗极大,叫苦不迭。只是袁泽、石从玉这两个领军主将不停歇,众人也只得苦苦跟上,先前对蜀军决死的钦佩之情早已化为乌有,现在有的只是无尽的咒骂。 前后一行人就这样前后奔袭在山间,太阳也是逐渐的提高着转到天空中央,有红转白再为炫目;而众人也是身上寒意重重转为温暖再到挥汗如雨。两队行列间除了粗粗的喘息之声便是小径上传来的莎莎擦擦声。 袁泽心中暗恨楚云谦,这人也太能跑了,眼看都要巳时末了,这楚云谦愣是没有丝毫停留。自己原本是想急急追袭之下,让楚云谦不得休息,生生的拖垮他,己方昨夜毕竟是人多,体能上是占有优势的。可到现在愣是没追上,再看看己方军士,无不是疲惫以极,想来现在就是追上了,恐怕也是无力交战了。更为可恨的是这楚云谦不断地交替留着斥候,每当自己率人赶到一地时,总是会有斥候激烈的鸟鸣示警,让自己烦不甚烦。几次自己派出斥候悄然急行以求围杀这对方斥候,不想总是被对方发现遁走,这下倒是对方斥候短时间的养精蓄锐,倒使得己方围杀斥候累的趴在地下,到后来袁泽索性放弃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