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节 护嫁出京 (第1/1页)
第九节护嫁出京 时间在静静的流淌着,十五天中大蜀朝野也在震惊中恢复过来,这在暗中发生了许多事。 李飘然已经身在武关大营,武关的防卫已然重新布置,在军中、朝中平日里与石蓝枫走的很近的官员将领均遭到了在李飘然与赵元的直接指挥下的清洗。 谁也没有发现,大蜀最精锐的五万北军已经从英山大营中昼伏夜出直扑武关、临安关一线,原来的英山大营虽然cao练如常,只是五万北军现在只是一万五千人的武卫军了。 潇香州大营中多了一位清瘦的老者,军务防备也是外驰内紧。大蜀的府库钱粮、军械被冠以各种货物、商号的名字,分散的逐渐向潇香州集中。 当然,如果在高空中俯瞰,北元的各路铁骑与粮械也在逐渐的向樊城一线集中…… 楚云谦在这些天的深夜将刘静安赠与他的两策武籍研读了一番,只是这位宗师生平所得的武道精华还不是现在的楚云谦可以迅速融会贯通的,他只觉得武学一途无论是技击还是武道均是瀚若星海,虽是最终为百川归海、由繁入简,可是其深奥却是隐然与天地万物相联系。 尽管如此,楚云谦也是觉得这些天勤学之下,较之以往的修为已是一日千里,判若云泥了。 在白天,楚云谦与房奕时时的在后堂长时间的闭门谋划,而左军斥候营所派出的暗探也将各种消息不断的传回来了。 在楚云谦面前的一张大蜀北防通往樊城的路线图逐渐的清晰生动起来,一系列的的安排使得楚云谦渐渐地升起了强大信心。 一切都在沉静中发展着,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自从大蜀宣德四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北元密使袁泽入雍都以来已经是第十八天了。 元国师福哈太的手谕如期的秘密到达了袁泽手上,而袁泽也是按照计划向文帝正式提出了和亲,自然文帝也应允了,昭告天下等事宜也按照礼制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一时间大蜀举国上下一片欢腾,长平公主远嫁北元,两国联姻有望边关宁定。 不要说是百姓,就是一些官吏对所谓的石蓝枫荣光归宗,也难以明白其中的真正厉害之处。虽然这其中不乏一些智者对此表示忧虑,但也只是茶余饭后闲聊中提起,旋即就被淹没在这欢腾的大潮中。 楚云谦则顺利的晋职五品中尉,任送亲使团主将,房奕、王平责任护军都卫随行。 袁泽变成了北元迎亲使节,长平公主的出嫁日期则选择在了二月十八日,也就是在后天。 楚云谦、房奕、王平三人正坐在禁卫左军的统领衙门后堂,楚云谦问道:“元直,此次送亲使团的军士如此安排是否妥当?” 房奕字元直,楚云谦一般在私下均是称呼其字,显见二人关系非同一般。 本次送亲使团有护卫兵丁三百人,随侍公主人员二十二人。护卫兵丁均是文帝特旨让楚云谦自行在禁卫军中选取,而楚云谦依据情况,会同房奕、王平协商,精心考核选择了护嫁士卒。 楚云谦等人将同时善于骑战、步战的一百人编为一组,设为中军;将擅长骑战、弓射的一百人编为一组,设为前军;将擅长机关消息和设陷阱捕猎的五十人编为一组,设为后军;将武技高超擅长搏杀且轻功卓越的五十人编为斥候营。 由房奕统帅斥候营,王平统帅中军,而楚云谦则带领前军与后军。 房奕说道:“大人,如此安排是我们设想了最为不利条件下的作战方式,虽说此次护卫军人数少,但无一不是军中骁勇之士,各有所长且又均为百战余生之士,想来不会有问题。” 王平插言道:“楚大哥,你不如将前军、中军一并给我算了,我保证只要北元敢袭杀我军,我一定一次冲锋便将他们斩杀殆尽!” 楚云谦笑道:“你勇气可嘉,可是前军均为善射之兵,极为擅长游动远距离打击,虽然也是军中勇士善于骑战,但我实在不能将他们交与你指挥。你不用担心此次你无血战之机,只是为兄实在不愿此种情况出现。” 王平还想嘟囔,只是房奕已经出言:“大人,北元此次迎亲的人员只有百余人,想来在武关内安全应当无虞,只是袁泽此人在在下看来却是极为难缠。” 楚云谦道:“刘司徒在行前留给我的书信中特地叮嘱要小心此人,我等自要当心。但是所谓兵者诡道也,北元此次定是突袭,元直不可大意。” “大人说的是,在下知晓自当小心。”房奕拱手说道。 三人又说了一会,商议好了一些临行前的应办事务,又将护嫁的准备事宜过了一遍,发觉一时间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措施了,便自行散去了。 而楚云谦回到卧房后还在踱步良久,他还在想一个问题,那是刘静安也一时难以看破的问题:北元何时发动进攻?公主何时逃脱最为合适? 大蜀宣德四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清晨,整个大蜀雍都万人空巷,人声鼎沸。 因为今天就是长平公主出嫁之日,而长平公主在大蜀具有多个头衔:首先是蜀文帝唯一的女儿;二是因为德妃的贤名,大蜀臣民爱屋及乌之下,对长平公主自然珍爱有加;三是见过长平公主的一些贵族子弟无不交口称赞长平实在是大蜀第一美女;四是公主的近侍无不说长平温柔贤惠,平易近人;最后一点是一次皇室大宴群臣后,刘静安无意中说了一点:“长平公主天资聪颖且又熟读经史实为才女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