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修炼收容所_第六回:异瞳老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回:异瞳老人 (第1/1页)

    黄昏来时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为夕阳烘成*的薄云。

    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快夜了,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

    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

    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这是沈从文《边城》里的文字,这么些年过去,如今的边城却早已经是另外一副模样。

    在这麻雀虽小的城镇,居然大大小小夹杂了千家商铺,卖的东西大同小异,光是号称正干城姜糖的小吃就得有个百来家。

    好在刘峥嵘一行到的时候已经是傍晚,假救护车就近停在了看夜景的好地方。

    边城的洪桥之上,闪亮辉煌的灯火和千百年一如既往的沱江相映成趣,不禁让人感叹天地视万物为刍狗,而凡人之生息却快过这万物太多。

    人们都说边城两张脸,白天是游人如织中自得其乐的恬淡与静谧,而夜晚则是灯火摇曳下互相慰藉般的纸醉金迷。夜晚几乎占据了楚州西部这个苗疆的全部秘密,可是在沱江两岸保管完善的吊脚楼里,人们仿佛只关心眼前的啤酒和身边的异性。

    即使是在很远的桥上,人们也很容易能感受到这个古镇的转变。或许它现在只能说是一个卖点,一个建筑文化消费的场所。而贯穿全城的那条江水,却只能无声的流淌,不知道对这个转变满意与否。

    总之刘峥嵘还是比较满意的,不理会刘伯远等人的长吁短叹的话,这个夜晚对他来说应该很快活。

    但是他感觉心里还是沉甸甸的,这两天来做梦一般的经历或许要用很多天来消化。无疑他拥有了一些寻常人没有的本事,但是说到底,他拥有的似乎是在另一个世界的通行证,这双眼睛看到的仿佛不仅仅是这个宋朝首都一样华丽的灯光,还有灯光背后那不明来由的悲怆。

    “可见石阶已覆满苔霜,鸿雁几度这青天一方.......”

    配合着桥下古风的歌曲,刘峥嵘移目时看到了一个嘴里叼着烟的古怪老头,那老头有一只白内障眼睛,像蜥蜴或是蛇一样的动物的眼瞳盯着刘峥嵘不放。

    事实上已经见怪不怪了,老人身上的气是紫色的,显然和刘峥嵘他们是一路货。

    “张叔,这是我老侄。”刘伯远终于结束了他对以前边城的回忆,把手攀在刘峥嵘的肩膀上。

    “张哥。”汪元也微微鞠躬,刘峥嵘却暗暗怪他不懂礼数,人家多老了,你管人家叫哥?

    还有四个一直不说话的男人终于也叫了张叔,到是让人有些诧异。

    老人的手哆嗦着掏出几根乡下的卷烟,几个人都双手接了。刘峥嵘不抽烟,只好揣口袋里,谁知那老人就很凶的看着他,一黑一白的双眼都露着凶光,黑黄的皮肤也显得凶悍至极。

    刘峥嵘本来就怕老人的那两只异瞳,现在差点被吓得扭头就走,但是看到其他人都在笑他不抽烟,这个时候再犯怂就太没面子了。

    “张爷爷,我不抽烟的,您老也应该少.....”

    “哼!”张老头子很重地哼了一声,“小孩子懂什么,都是读书读傻。”

    张老头子的声音哑的厉害,口音又很浓重,刘峥嵘听的半知半解,心想这老头可能是楚西老土匪吧,结果刘伯远说张老头是边城出了名的画家,在沱江古街最好的地方有个画素描和油画的店。

    这年头,画画的不像画画的,看风水的不像看风水的。他一边暗暗吐槽,又觉得自己以后会不会不像读书的了。

    张老头不再理会他们,背着手一个人在前面颤巍巍走着,刘峥嵘想扶着他,又怕他那个眼睛吓人,只能闷着头跟上,周边的风景都不太敢看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