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明_第三百零七章 淑妃的心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七章 淑妃的心思 (第1/2页)

    淑妃就是杨蝶。//高速更新//也就是大臣们称呼了几十年的杨淑妃。

    朱允炆的皇后马氏是朱元璋为他订好了的一个小官吏家的小女子,不但为朱允炆生了两个儿子,而且性情温良,不喜与人争强好胜,更没有丝毫家庭背景,这样的皇后,不但朱允炆挑不出任何毛病,就连大臣们都很放心。

    杨蝶也不是没有妄想着登上那个位置,那是每每看到皇后那人畜无害的笑容,再看看自己残缺的手腕,那种念头就不翼而飞了。

    但是心里更加坚定了扶植儿子的想法,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儿子是最适合做皇帝的,而不能因为自己没有当上皇后,而让儿子没有了希望,终身做一个闲散王爷吗?特别是现在皇事院的那些王爷们,虽然当初朱允炆办成这件事杨蝶还从中协助了很多,但真的要儿子也落到那个地步,那是打死她也不情愿的。

    儿子几乎是他唯一的希望;这也是杨蝶一直不愿意放弃内厂暗中势力的原因之一。

    士子们在齐家府邸门前静坐闹事的事情,杨蝶得知的不比皇帝晚,朱允炆一直都不太管她有限制的干政问题,几乎是默许,所以杨蝶甚至都提前知道一些风声,当她听到这些时,就知道情况有些不妙了。

    果然,在奉天殿左侧站了一会的杨淑妃,没有等到皇帝召见的消息,却看见蓝勤堂转身从中出来,向她行礼道:“皇上累了。需要休息一会,稍后会去坤宁宫的,还请淑妃娘娘暂且回去稍待。”

    得到杨蝶沉默点头回应的蓝勤堂,并没有回到奉天殿。而是直接往宫外的方向走去。

    绕过省身殿,前边便到了坤宁宫。天上的太阳正是毒辣,宫女替杨蝶帝打着伞遮阳。

    在坤宁宫前的一排柏树下背手踱步,只觉得步履沉重,双足如坠铅块,不一会儿便感到累了,身上出了些毛汗。难道真的老了么,杨蝶心里想。他看见离他几支开外的太监和宫女们在太阳下一声不吭地垂首侍立。连树上的几只黄雀也停止了唧唧喳喳的啁啾,一片肃杀,一片宁静,一片死寂。

    她的思绪无法宁静下来。情不自禁地将眼神投向天边涌动的白云变幻着。自然界的规律就是如此。云起云涌,日日常消。而这一点感慨,使她无法离开她眼下的处境,无法离开她眼下的困境。心变沉重了,沉重得如同当初手腕初断时的绝望。

    是不是自己太激进了呢?杨蝶心里想着。然后自己又摇摇头,不,要不是皇上决定明年要出巡五年,自己可能不会这么明显的出手。皇上说的是真的,以她对朱允炆的了解。明年春天的出巡看来势在必行。

    但太子监国,二皇子、三皇子辅之这个旨意。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相信不但自己着急,在京师经营多年的二皇子一系,解缙那些老狐狸,恐怕比自己还要着急吧。

    经营了十数年的根基,随着皇上的一道旨意,他们能心甘情愿的交给刚刚从北京回来的太子吗?

    而齐家的事情,自己固然有份参与,难道他们没有参与吗?都是一群吃人不吐骨头的伪君子。不过是,现在很难分得清,谁是黄雀,谁是螳螂,而齐家可能就是那个可怜却又不敢鸣叫的蝉吧。

    “娘娘,你叫我好找!”宫女翠儿焦急的声音,将她从沉思中唤了回来。

    杨蝶急切地问:“有什么事吗?”

    这一段的事情已经够多了,反正么有一件是好消息。

    翠儿递过来一张纸条,并没有打开,杨蝶接过后打开,只见上面写了六个小字:六艺学院罢学。

    杨蝶终于知道皇帝今天不见自己的原因了,“六艺学院罢学”这六个字,足够消磨作为皇帝的耐心,六艺学院是什么地方,是朱允炆在潜邸时办的学校,这个地方一向是皇帝的重中之重,一向被视为仕途的必经之路。

    罢学,代表着一时的失控,对六艺学院失控,那是皇帝绝对不能容忍的,看来皇帝的心情今天肯定不会好起来了,只是但愿不要把这一切都怪在自己的身上。

    对于六艺学院的事情,杨蝶真的是一点也不知情,而苏杭之地,也向来不是他的势力范围,稍微有些掌控而已,而杨蝶更是知道,什么自己可以动,什么千万不能动,但不是自己,到底是谁呢?

    谁有这么大的能量,谁又有这么大的胆子呢,想起了齐家门前学子的静坐,杨蝶的心里慢慢的寒了起来,难道是二皇子一系?

    也不像,事先没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