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皇帝的心 (第2/2页)
不像又像。但加是形神兼备。” 听到皇上一语道破自己的原意,王绂慌忙跪下请罪:“万岁殊荣,岂是草民等人等候描绘的出,若有不当,请皇上责罚。草民诚惶诚恐。” 朱元璋叫王绂起来说话,心情高兴之下,又叫太监搬来椅子赐座御案下,王绂受宠若惊,半个屁股着椅,恭听皇上垂询。 “王绂,你说……。”朱元璋靠在黄龙大金椅上。又瞥了一眼画像,向王绂问道:“那班画师不能说技艺不高,可是他每为朕画像,为什么总是画得不像呢?” “启禀皇上、各位应召敬绘御容的画师,确是本朝丹青巨擘,画界名流。至于彼等所绘却未达上意,草民斗胆直言……。” “好,你照直说,就是要实话实说。” “草民以为,他们或过于摹实而疏神情,或矫饰过分而损实在,故而难传皇上风貌。皇上乃天之骄子,九五之尊,英明睿智如日月经天,日理万机似江河泻地。草民虽然之前未曾见过圣上,但心中早已敬铭御容,今有幸亲瞻龙颜,胸中自然画成,笔随心意,心由笔传,一片丹心,苍天可鉴,故而才能使皇上满意。” “哈哈哈……”朱元璋笑了,笑得很开心:“王绂啊!你很会说话,今年多大了?” “回圣上,草民今年虚度三十六岁。” “嗯,三十而立,正是有为之年。朕看过你画的几幅书画,都颇见功力。你那幅《淇渭图》画得确实可以。” “谢万岁奖励。” “《淇渭图》所绘墨竹,枝叶倒垂,幽情秀骨,叶肥枝瘦,透露出潇洒飘逸之风。笔意不显拘泥。文如其人,画亦如其人,怪不得你起个雅号友石,又叫什么九龙山人呢。听说有人给你金币作画,拂袖而去。公侯求汝画,馈重金也不屑一顾,有这等事么?” “草民实不敢张狂!”王绂连忙躬身说,“草民上荫天恩,虽身处江湖,但苦心励志勤学苦练,为的是有朝一为国家所用。对于金钱富贵,草民确是不敢苟取,夫君子宜审所处,轻者若一意贪财,重者将何以待之?” 朱元璋叹息一声,说:“汝一介书生,处江湖之远,尚且明此道理。偏有一班王公大臣,已是荣华富贵,却仍然贪心不足,贪财无度,以至于违……。” 说道这里,猛的省过来他是对谁说话,摇摇头,遂停住不说,八角朱亭内一阵沉默,见皇上突然不说,脸上掠过一丝怒容。王绂赶忙收回视线,心中揣度着是自己那句话说错了,以至于惹皇上生气。 但是见朱元璋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心中发毛,他知道皇上是一位反复无常的君王,会在突然间变脸,甚至杀人。后悔不该不识趣地在皇上面前又犯了侃侃而谈的毛病……。 “你下去吧,找皇太孙,在国子监教授书画也可!” 朱元璋终止与王绂的对话,把手一挥,说道。看着自己的画像陷入了沉思之中,深深地叹了口气。他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如此刚烈果决,杀人如斩瓜切菜,说一不二。怎么年纪大了,反而这么瞻前顾后。 想当年鞭死朱亮祖父子二人的时间,他朱元璋怕过什么,可偏偏就在这个关口,为了一个郭四,却是心烦了半天,被孙儿打乱了方寸。 随侍太监轻手轻脚为朱元璋换了一杯热茶,他端起茶盏抿了两口,突然好想想起了什么,猛的站了起来,吓的随侍太监赶快趋前,双手搀扶着老皇帝。 圣驾一行绕过省身殿,前边便到了坤宁宫。由于刚下过雨,青石铺就的路两旁的积水还未完全排去,皇城在修建时注意了风水的问题,以紫金山的富贵山为靠山,但是由于选址的局限,内廷部分是在被填平的燕雀湖上建造的,虽然采用了打入木桩,巨石铺底,以及石灰三合土打夯等方法加固地基,但日久之后仍然出现地基下沉的问题,,宫内容易形成内涝,排水不易。 在坤宁宫前的一排柏树下背手踱步,徘徊了一会,只觉得步履沉重,双足如坠铅块,不一会儿便感到累了,身上出了些毛汗。难道真的老了么,他心里想。他看见离他几支开外的太监和宫女们在雨中一声不吭地垂首侍立,连树上的几只黄雀也停止了唧唧喳喳的啁啾,一片肃杀,一片宁静,一片死寂。 近两个月的闲暇,使忙碌惯了的朱元璋有点极度的不适应起来,他没有办法怪孙儿,因为这个江山本来就是想传给允炆的,可是就这么陡然两手空空,却让朱元璋生出一种怨气,方才王绂的话,又使他想起了郭英的可恶,所以才忍不住的往怒由心生。 朱元璋狠狠顿了顿足,暗暗骂了一声,就要绕过坤宁宫,往柔仪殿去,柔仪殿就是所谓的内廷东宫,那里是郭宁妃的住所。 正走着,突然听到坤宁宫门前传来一阵喧哗声,朱元璋转身走过去,见围着一圈太监宫女,竟然没有发现皇帝已经走近他们的身后,站在其间的一个年轻太监正夸夸其谈地炫耀说:“咱家这一身锦衣这一双靴子,都十分名贵,没有五两银子别想买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