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10 像谁? (第1/2页)
换季,自然就要做新衣裳。【】 给老太太请完安,等着量体裁衣,林孝瑜闲来无事,便让丫鬟将压箱底的衣服都找出来,不喜欢的就不要了。 刚好少施氏打发走了汇报琐事的下人,来看女儿。 她一进屋,看丫鬟和女儿都在忙碌,便调侃笑道:“我们的五小姐这是做什么呢?” 林孝瑜是她和林世泽的第一个女儿,本排行老六,不过这些年都没人提过林孝珏,老太太也叫五小姐,最后整个府也就都这么叫了。 虽然现在林孝珏回来了,但不知道怎么的,少施氏越发喜欢女儿的这个排行。 林孝瑜听母亲揶揄她,放下正比量的裙子,走过来挽住母女肩膀,娇嗔的道:“娘,我回来想一想,我又喜欢三姐的那块料子了,您能不能多给我做一套。” 少施氏宠溺的点了她的脑门一下,拉着她坐下来。 “多做几套衣服这不是什么难事,可若被你大伯母知道又要告诉老太太说我中饱私囊,你大伯母整天就知道盯着咱们手里的这点东西小战士。” 林孝瑜体恤母亲的难处,想了想道:“那我让外祖母送我,这样就没人敢说娘了。”无邪一笑,眼波流动,极近风华。 少施氏看着一晃就大了的女儿十分欣慰,女儿长得像丈夫,这是令她十分骄傲的事。 母亲二人说了一会话,丫鬟便把去年的衣服打包好了。 少施氏叫来丫鬟道:“小姐不用的东西,先剪了再扔掉,尤其是带绣花的地方,别谁得了小姐的衣服再去做什么腌臜事。听明白了吗?” 就是让人把这些衣服毁了,都是没下水的旧衣服,说旧却比她们新的好上几倍,丫鬟虽心里觉得可惜,但她又做不得主,福身称是,就要离去。 “回来。”林孝瑜突然叫住他。 丫鬟和少施氏都有些不明白。 少施氏问道:“旧了就不要了。没什么可惜的。你表姐那么多御赐的料子说扔就扔,怎么我的女儿还比不上晚晴?” 林孝瑜接过丫鬟手里的包袱,随意翻了翻道:“我是想到一件事。”她转转眼珠。古灵精怪的看向母亲:“娘,我们府上刚回来那位小姐不是没衣服吗?我这衣服丢了也可惜,不如我去送给她吧。” 少施氏淡笑着看向女儿:“没给她裁衣服是老太太还不肯认她,你知道我也是很为难的。你父亲又不会怪老太太,只会怪我没照顾好她。真可谓忠孝不能两全,你有心,就送过去吧。” 林孝瑜没想到母亲会同意:“我听说她执拗的很,刚回来就把祖母气着了。母亲都可以不追究,您可真好。”她说着扑倒母亲的怀里。 少施氏手摩挲着撒娇的女儿,嘴角止不住的上扬。 朝堂这一边更为热闹。先是有言官建议皇上选妃,这事归礼部管啊。说道最后就都推倒韩大人身上了。 皇上对女色之事并没那么在意,今天不知为何却不阻拦,韩大人揣测不到皇帝的想法,很为难。 这时候又有人说他正在物色人选,就提到了那副画像。 韩大人这下真的傻了眼,有苦难言,他堂堂礼部尚书,被这些人陷害的好似一个jianian佞小人一样,他的礼部又不是给皇上物色女色的地方。 韩大人有心辩驳,刚一说话。 “是什么样的女子?韩大人不妨呈上来容朕看一看。” 皇上淡笑着看着他。 韩大人打了个冷战。心想着皇上什么时候这么好信儿了呢?不过无法,还是得将画像呈上去。 这时候朝堂上的各位全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有看过的画像的,等着看皇上的反应,有没看过画像的,既想看画像又想知道皇上此时对女色是什么样的反应。 只见太监将画像打开来,端到皇上眼前。 所有人屏气敛息。 出乎意料的,皇帝没什么可以猜测的表情,只是将画像接了过去。 “画工凑合。”皇帝看罢之后评价了四个字。 韩大人擦擦冷汗,迈出一步道:“出自晋王世子之手。” “哦?老十八啊不良药圣。”皇上明显带着感慨。 谁都能看出来,这是夸奖之意啊。 有大臣相互抵了个眼色,那些准备参晋王世子不学无术,欺良霸善的折子统统收回到袖口里。 这时皇上将画像递给太监,看着殿下群臣道:“给定国公看一看。” 这下群臣又懵了,皇上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大家用目光注视着画像从太监手上交到定国公手上。 定国公目光明显有一瞬间凝固。 他放下画像突然跪倒,直呼:“皇上圣明,此女不宜入宫,有人将这样的画像给皇上看,恐居心不良。” 这是怎么了? 韩大人吓的忙跪地:“方大人,东西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讲啊。” 方景隆将画像拍还给韩大人:“你自己仔细看看,此女长得像谁?” 像谁?韩大人拿着画像看了一眼,他要是知道像谁就不会拿着画像来找人了。 其他百官也是不解,到底这女的怎么了?大家小声议论。 “大殿之上,不得交头接耳,不得喧哗。” 没等皇上和大太监说话,廷尉突然一嗓子。 百官俱静下来。 这时候皇帝突然哈哈大笑,他站起来指出一个人:“你看看,像谁。” 这人正是林世泽,林世泽低着头站出来,拱手道:“此画像臣先前有幸看过一眼,像谁臣不知如何称呼,也不敢说。” 少施氏的太医听了女婿的话,心中开始打鼓了,这女的到底像谁。 皇上嘴角勾了勾一挥袖:“你退下吧。” 林世泽不甘的抬头一眼。触碰到了皇上尖锐的目光,忙低下头退回道列队里。 皇上叫来大太监:“巴陵郡的郡丞不是回京述职了吗?安排在哪里了?” 巴陵郡的郡丞如果大家没记错的话,是曾经武国公的大儿子,皇上靖难之时,可没少挨武国公的打,所以登基之时对武国公十分不满,褫夺封号。将其关进大狱。最后武国公惨死,周家一落千丈,若不是皇后是周氏的人。相比此时已经没有周家人存活在世了。 皇上这时候却提到周氏的人,是几个意思? 群臣明显感到了今天朝风有点难懂,同党中人都要相互暗示一眼什么的。 吏部尚书赶紧站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