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9章 认死理的一根筋 (第1/1页)
仅仅三十多平米的一个家,进门后就是客厅兼餐厅除了狭窄的过道,仅仅只能放下一张小餐桌。厨房只有一米宽,除去锅碗灶台,一个人在里面做饭都转不过身来。两间不大的卧室里,也仅仅只能放得下两张床和大小两个柜子。 主卧里的大床上躺着一个面容枯槁的女人,小卧室里是一张高低床,一个小男孩正趴在下面的床板上做作业。 当高尚走到阳台上的时候,赫然见到在这用砖封死的阳台上竟然还住着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 “柱子,你爸呢?怎么家里就你一个?”王四虎四下打量了一下,对刚刚来开门的小男孩问道。 小男孩头也没抬,气鼓鼓地说道:“带我姐去相亲去了!” 高尚询问了一下王四虎,才搞清楚这林家的家庭构成。 躺在主卧床上的是林虎的妻子楚梅,前几年因为一场车祸,导致下半身瘫痪了,卧床多年的她身体每况愈下,据说患有好几种病,家里为了给她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大笔债。 阳台上住着的那位古稀老人,是林虎的父亲,以前也是738厂的老工人。虽说老人的身体还很硬朗,但脑子有些糊涂,生活必须有人照料。 小男孩叫林铁柱,在上中学。他和她jiejie目前是家里的顶梁柱,一个负责照顾爷爷,一个负责照顾母亲。而他们的父亲林虎自从厂里停产之后,就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 “其实,外边来请林师傅的人多得很,他可是全国有名的焊工大师……可林师傅就是死脑筋,说什么厂子万一再来订单,他要是去了别的地方,没人干活,就耽误大事了……” 王四虎口中那个“死脑筋”的林虎,在高尚看来,却是最优秀的工人。 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论是军队,还是企业,士兵和工人的流动性其实是很大的。 培养员工的“忠诚度”,很多企业都会将之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但作为经营者来说,往往将这部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吸引人的口号,而鲜有落到实处的。 在那些高高在上的领导看来,员工就是打工仔,“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多得是”这种话常常挂在那些老板的嘴上。 而员工自身对企业其实也没多少忠诚度,“东家不打打西家”的想法根深蒂固。 但事实上,一家企业真正的核心,并非是技术,而是掌握技术的人! 在这一点上,东华传统企业精神中的某些固有思想事实上比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劳资关系更好。 很多东华老字号企业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传统思想,将企业主作为家长,而员工则是家庭成员。虽然等级鲜明不可逾越,但其人性化的东西比起老板和打工仔这种劳资关系更值得学习和借鉴。 738厂是从封建王朝时期一代代传承下来的,骨子里自然也带着一些这种基因。即便是企业如此困窘,已经事实上破产倒闭了。但像林虎这样的员工,依然对厂子不离不弃。这一点的确令高尚很是感动。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门外楼道里传来了一阵激烈的争吵声。 “我不!我绝不嫁给那傻子……” “傻什么傻?东子只是脑子笨一点,人可老实呢!” “他那就是傻!那么大人了,就只会说,坐、吃饭、睡觉这三个词,再问什么就什么都不会说了……” “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轮得上你挑三拣四的?你妈躺在床上等着救命的药呢!你不嫁……没钱给你妈治病,你难道准备看着她死?你这个不孝的……老子……老子打死你!” 随着争吵声越来越响,一个女孩匆匆忙忙跑进了屋。 她看到屋子里一屋子的人,愣了一下,立刻就跑进里屋把门给关上了。 没一会儿,一个戴着眼镜,满头白发的中年人也冲了进来。 “你们……四虎子,你来我家做啥?”林虎也没看清楚家里来的这几位不速之客,倒是王四虎他一眼就认出来了。 林虎号称“焊工大师”,常年和电焊打交道,眼睛的视力不好,重度近视的他也就只能看清眼前一两米远的人和物,再远一点,就比较模糊了。 “林师傅,是我啊!我是尚珏……” 王四虎没回话,倒是尚珏抢先一步走到林虎跟前打了个招呼。 林虎凑近了打量了一眼,立刻认出了她,笑道:“尚副总!你怎么来家里了……是不是有任务?你等等啊……我收拾收拾,就跟你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