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5】出发 (第1/1页)
以宋友亮的条件完全可以不用去学校,然后参加考童子试这么按部就班。自明代中叶,一直行至清末有一种制度叫”纳粟入监”。应试者可以不经过童子试、科考的,也能参加乡试。其实”纳粟入监”就是化银子捐一个监生,取得乡试入场资格。如果用现代的观念来看,这种花钱买来的监生,就类似没有扩招前的大学自费生。不过走这个途径的人,往往会被人看轻,如同后世走后门的名牌大学一样。不过事情也总有例外的,比如明代罗圭七次应考都不能通过童子试,捐监后却在乡试、会试中连获第一名。 吕文洲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小册子,上面写着《群英谱》三字,这可不是什么武侠小说,而是吕文洲几十年来收集的各种各样的诗词八股文等不计其数,然后摘出其中精华写在一本本子上。毕近考科举中与不中往往看主持考试的人与你的思想对不对路,除此之外,还需要知道考八股除去文章好之外最重要的是得考官的心。而想得考官的心的话两点最为重要。第一是自己的字好不好看,一手漂亮的字能够为自己的考试加上许多印象分。第二是论述的方法是不是考官喜欢的。这些都是成败的关键点。 这,就是吕文洲所谓的捷径了 “宋公子,如果你能把老夫这本《群英谱》读熟、读透,再加上几分运气,榜上有名的机会还是有的~”吕文洲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 宋友亮一阵激动,急不可耐的拿起《群英谱》翻读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