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云天之外 (第1/1页)
故事介绍: 公元四世纪,中国正处于南北朝时期。晋王室南渡,积弱难返;北方分裂为代、燕、秦、凉等国,连年征战不休。石虎、苻生等暴君乱杀无辜,慕容玮、司马炎等人又昏庸无道,民不聊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但,就在这时,却有两个人,都想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匡世救穷,还世人以太平。他们的理想是一样的,但他们追求的太平之道却截然不同。这注定了他们之间将会有一场大战,谱写出一曲壮丽的史诗。 或许说,这本书虽然以木兰为主角,却是这两个人的史诗。 一位是苻坚,他是前秦的皇帝。他以关中、长安为根据地,怀有大志,想先统一北方,然后灭掉晋,统一天下。他任用贤明,整顿吏治,诛杀豪强,以法治国,是难得的贤明之主。他还推行儒教,命令人民读书识礼,重农抑商。虽然是氐族人,但却完全以汉文化来治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胡人做皇帝的。历史学家陈登评论他:文学优良,内政修明,大度容人,武功赫赫。他的太平之道就是统一天下。天下统一之后,就不再有战争了,人民不用再遭受战火荼毒,可以安居乐业。所以,他以王猛为相,以邓羌、吕光等人为将,纳降戎狄、灭燕、凉、代等国,统一了北方。然后,他的矛头对准了东晋。只要灭掉晋,他的理想就能实现。 一位是谢安。他是东晋的宰相,谢氏家族在他执掌下,成为当世第一高门。在内忧外患中,他与桓氏家族达成和解,就任扬州太守,命谢玄训练北府兵,并在淝水之战中击败苻坚,扭转了整个历史的走向。谢安是中国文人心目中完美的宰相。他的太平之道,是平衡之道。他认为,一个没有敌人的国家,一定会慢慢腐朽,最终必定灭亡。一个国家要强盛,就不能没有外敌。只有有外敌的威胁,人民才会励精发奋。这样的国家,才是可以长治久安的。但是,如果外敌太强大,强到能轻易灭掉本国,那也是极度危险的。所以,他的理想形态,是天下分裂为两个国家,划江而治,彼此都不能灭掉对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是孟子学说的继承人。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他以天下为棋局,精心地摆出秦、晋对立的局面。他名义上隐居于东山,实际上却周游天下,物色天下奇才,教授他们不同的技艺,并影响他们,让他们不自觉地为自己的布局出力。他总共收了三个学生,各自传承了他的一门技艺。分别是:王猛,慕容垂,木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