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枭臣_第九十六章 官渡的核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六章 官渡的核心 (第1/1页)

    两人虽实力悬输,却斗得个旗鼓相当。这样一耗便是月余,曹cao的粮草告罄,军力渐乏。

    这日曹cao金盔金甲,愁眉深锁,手握剑柄于帐中缓缓踱着步。

    对边上荀攸说道:“官渡相持已有月余,虽说各有胜负,但袁绍兵多粮足,我方粮草不继,如此下去军心必散。再者许都空虚,袁绍若分兵袭许,大事去矣。既然急战不胜,莫如……”

    说到这顿了顿,来到曹字大旗前,信手拨弄,道:“……早退,寻求良机,再图决战。”

    荀攸看着曹cao,微笑不语,曹cao走到案前,回身看向荀攸道:“我说了这么多,公达何故不出一言?”

    荀攸道:“明公一时思虑不顺,语出昏聩,不久自明,何必我再言。”

    曹cao走上两步,道:“噢,你且且说说。”

    荀攸道:“如今袁绍七十万,明公只有七万人,以一挡十竟与之斗个旗鼓相当。这不能说明袁绍势大只能说明他无能。”

    曹cao点了点头,荀攸续道:“昔战国之时,智伯约兵韩、魏,共围赵襄子于晋阳。智伯决水灌城,城不浸者三版,智伯以为襄子定亡。结果襄子趁其松懈行反间之计,反约韩、魏里应外合,共灭智伯,三分其地。”

    “如今我军形势危急尚未有急于晋阳之时,赵襄子犹作困兽之斗,而明公之神武明哲,却反生退意,何也?”

    曹cao走了两步,回过头来,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荀攸道:“如今明公坐守天险,袁绍前进不得,众谋不协,久后必生懈意,此明公用计之时。若舍此而退,一片平阳,无险可守。袁绍长驱直进,京师摇动,民必生变,军必生乱,到时明公何以御敌?”

    “再者青州为吕布降将守把,徐州新附,此数地,袁绍只需一纸檄文,便可传檄而定,那时明公之地便少,袁绍之势更增,如何以之相抗?”

    曹cao低垂着头,来回走上两圈,忽地抬起头来,双眸熠熠,手一举,正欲说话,左右来报:“报,荀文若有书呈与丞相。”

    曹cao急道:“我数日前便差人询问文若,一直不见其回信,今日方才送来,快快拿与我看。”

    左右递上帛书,曹cao接过一览,见其文曰:承尊命,使决进退之疑。愚以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

    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

    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惟明公裁察焉。

    曹cao捧:“哈哈,公达、文若之言何其相似。‘扼其喉而使不能进’,说得好,我便在此同袁绍周旋到底。”

    袁绍数攻曹cao大营无功,约退三十里。这日曹cao于帐中闲坐,小卒来报:“徐晃求见。”

    徐晃迈步直入,上前行礼。曹cao放下手中酒爵,抬头道:“公明来此有何要事?”

    徐晃道:“我部将史涣擒得袁军细作一名,我问那人敌军虚实,他答道:‘早晚大将韩猛运粮至军前接济,先令我等探路。’”

    曹cao道:“哦,有这事?传公达进帐。”

    少顷荀攸进帐,曹cao将此事告知荀攸,荀攸道:“韩猛匹夫之勇耳。若遣一人引轻骑数千,从半路击之,断其粮草,绍军自乱。”

    曹cao点了点头,举起酒爵来欲饮,思索片刻又将其放下,道:“公明你可领本部军马往劫,我令张辽,许褚为你侧应,袁绍若出兵来救,我当夹击之。”

    说完恨恨不矣,比了个掐人的手势,跟着举爵痛饮,爽哉。

    当晚韩猛押粮车数千辆,解赴袁绍大寨。

    正于山谷间行色匆匆,忽地两旁土坡之上,火把乱晃,大队人马杀到。

    徐晃于高坡之上一挥手,曹军大声喊,直冲下坡来寻韩猛晦气。

    韩猛大怒,上前接住厮杀,却不防史涣领着一军,就中间截住,见人便杀,见粮便烧。

    那粮草本就是易燃之物,一点便着,火光耀天,映得暗夜一片通红。

    韩猛正与徐晃斗得难分难解,无暇救应,虽见粮草被烧,也只能徒唤奈何。

    二人又斗数合,韩猛见大部分粮草均已付之一炬,无心恋战,拨马便走。徐晃也不去赶,指挥手下军卒放火。

    不片时,数千辆粮车便被徐晃烧得干干净净,徐晃见大功告成,便悄然而退。正行间,却遇张郃、高览领兵截住去路。

    徐晃大喝一声,挥军上前,两下里正厮杀得起劲,冷不防张辽、许诸领军从两侧赶到,夹击袁军,袁军大败,死者不计其数。

    韩猛押粮失利,罪责重大。

    让张郃将他绑了,来到袁绍营前,跪地请罪,袁绍于帐前走上两圈,道:“粮草被劫,你还有脸来见我。左右与我推出去斩了。”

    韩猛不住跪地叩头,乞求饶命,袁绍瞪了他一眼,哼了一声,一摆手,迈步入帐不再看他。

    左右上前,便欲推韩猛去斩,众官苦劝方免。

    审配道:“行军以粮食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乌巢乃屯粮之处,必得重兵守之。”

    袁绍点了点头,回过身来,道:“吾筹策已定。汝可回邺城监督粮草,休教缺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