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四章 奇症 (第1/1页)
灵堂之上,贾敬业陈祭物于灵前,亲自奠酒,跪于地下,袖出祭文一纸,大声颂读道:“呜呼甄宓,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这篇祭文,是他从别处探知甄宓事迹,仿《三国演义》里卧龙吊孝的台词,费了尽一个时辰,绞尽脑汁,才胡诌出来的。 让貂婵写好,带到这来喷出,好让人家说他不是大老粗。 心想这可是关乎他未来的形象塑造大计,马虎不得。 一想到此便文思泉涌,有如神助,喷出这篇十分古雅的文章,震惊四座,唬得貂婵、曹静、郭淮三兄弟均想要拜他为师。 读罢祭文,心想做戏就要做到十二分真,效足诸葛孔明柴桑口吊丧的样子,伏地大哭,泪如涌泉,哀恸不已。 初时还是假意做作,但这一哭开头,后面便顺理成章,越哭越是悲切,越哭越伤心,如开了闸的水笼头,泪水是怎么也流不完了。 甄宓家人本已伤心欲绝,听他这么一哭,登时灵堂之中,哭声震天,哀号动地。 甄夫人听他说得感人泪下,心想:这个贾敬业倒也见识不凡,识得我们家宓儿的好处,不像那个袁熙,只看上了宓儿的美貌。 想到此便让下人扶其出来,欲待相见,一见甄宓灵柩,便又忍不住大哭起来。 貂婵、曹静本就是甄宓知已,见她花信年华,便已玉殒,也不禁为她落下几行清泪。 徐庶、郭淮、孙礼等人本来不想哭的,也不禁为众人悲戚所感,洒下了几滴眼泪。 贾敬业捶胸顿足,号啕大哭,反是丁氏上前不住地劝慰,这才收泪。 便在此时,咚咚之声不绝,初时甚轻,后来越来越响。 众人循声望去,现那声音竟是从盛放甄宓玉体的棺材之中出的,那棺材随着响声不住的轻微振颤。虽说是青天白日,但仍吓得众人面如土色,冷汗直流。 贾敬业手指棺材,牙齿打颤,格格作响,颤声道:“乍……乍……尸了!” 甄家众人闻声吓的面如白纸,了一声喊,奔出老远。 贾敬业一拍胸脯,作大丈夫状,一副万事有他担当的样子。 怎知光辉形象坚持不到片刻,狐狸尾巴便露了出来,一转身闪到貂婵之后,扶着她的身子不住的打哆嗦。 曹静武功虽高,却十分怕鬼,啊地一声惊叫,投到了貂婵怀里。貂婵虽说心如鹿撞,却仍保持冷静,不住的安慰。 徐庶自幼便在外游历,见多识广,倒也不甚害怕,正要上前,却听孙礼大声说道:“大家休慌,我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说完便挺剑在手,大踏步来到棺材之前,侧耳细听,大声说道:“怪事,好似有人在说话!” 贾敬业颤声道:“诈尸啦,这种含冤的美女粽子,不好对付。怕是黑驴蹄子,丘印,太阿剑,古铜境什么的都镇不住。大家还是赶快跑路吧!” 他曾看过网文《鬼吹灯》,虽逢大乱,这种乱七八糟东西还是张口就来。 孙礼不耐烦地喝道:“噤声,我听不见声音了。” 说完伏在棺材之上,侧耳细听,过了片刻,便道:“救……我……,救……我!棺材里面有人喊救命!” 贾敬业大声道:“完了,美女粽子要出来祸害人间,老子要归位。大家快跑吧,再不跑都完蛋。” 说完转身便奔,徐庶抢上前去,一把将其抓住,道:“兄长莫慌,怕不是那么回事,甄姑娘好象没死。” 说完目视甄夫人,道:“夫人,我斗敢请求开棺一探,还请夫人允准。” 甄夫人心觉此事太过匪夷所思,自己明明试过女儿脉息,确已死亡。 心想:怕真如这个疯疯癫癫的贾敬业所说,宓儿阴魂不散,为厉作祟,这该如何是好?反正宓儿死了,我也不打算活了,大不了都一起死。 想到此便道:“一切都由大人作主!” 徐庶壮了壮胆,走上前去,赵茹嫣颤声叫道:“元直小心!”徐庶回过头来,看了看赵茹嫣,点了点头。 回过头去,来到楠木棺材的另一侧,与孙礼合力将棺盖打开。吱呀一声,棺盖开处,二人以剑护胸,全神戒备,等了半晌,却未有动静。 徐庶深呼一口气,低下头来,探手进棺,试了试甄宓鼻息,喜道:“还……有呼吸,快救人!” 华佗闻言大惊,从里屋转了出来,道:“莫慌,我来看看。” 来至近前,伸手号脉,面有喜色,又道:“怪事,怪事!还真是怪事,如此情景我从未遇到过。” 甄夫人忙问道:“小女病情如何?” 华佗道:“无碍了,无碍了!如今她只是呼吸不畅晕了过去,快命人搭她进屋,休息一会就没事了,我在开副方子,调养三日便可痊愈。” 甄夫人忙命小婢将甄宓搭至闺房之内休息。 甄夫人问道:“为何数个时辰之前,我探小女已是气绝,而如今她却又无恙了?” 贾敬业道:“那一定是我那篇祭文感天动地,老天见甄姑娘阳寿未尽,无故枉死,着实可怜,便让她还阳了,说不定还给她加了几十年寿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