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刘岱王忠 (第1/1页)
如此两军对峙,至八月一直守至十月,双方竟未交得一战。曹cao见袁绍如此,知其无能为力。 哈哈大笑,对边上郭嘉说道:“果不出奉孝所料。探马来报,江东孙策因袁绍逗留不进,也不敢冒然进兵。如今他已回柴桑,留程普守庐江。” “江东已不足忧,我已命张辽撤回许都。张绣更是不济,见袁绍也奈何我不得,索性放弃襄城,撤回宛城一线防守,这路也无忧矣。” 郭嘉道:“袁绍已无能为李,明公不宜长期与之相持,如此徒耗粮食,毫无意义。不如留少量兵马防守,明公自率大军班师回朝,以养士卒。” 曹cao道:“我也正有此意。看来这一切都是刘备那厮挑出来,数路之中就他按兵不动。他居然还派孙乾去刘岱营中下战书,刘岱这个蠢货被孙乾三套两套,言语之中竟露出了破绽,让刘备知道了我不在大营之中。” “不过他还算老实,不敢自专,派人来请示该如何行事,我让他驻兵于一百里外按兵不动。如今袁绍出征已久,前进不得,士卒颇有怨言,士气低落,我看不久必将班师。” “我欲提兵直攻徐州消灭刘备,你看如何?” 郭嘉道:“明公三思,如今不是攻徐州的最佳良机,我军久戍在外,兵士已疲,军粮也所剩无几,不如先班师回朝。待士卒休整已毕,粮草齐备,明公可亲提一军征讨,徐州密迩,旦夕便到,不怕刘备逃脱。” 曹cao低头沉思,片刻之后道:“奉孝之言有理。” 曹cao又和郭嘉商议片刻,主意已定,唤吕布降将臧霸守把青徐。 于禁、曹洪屯兵河上。曹仁总督大军守官渡,曹cao自领一军回转许都。 刘岱、王忠遵从曹cao之令领军五万,离徐州百里下寨,按兵不动,使人不断打探河北消息。 徐州百姓初闻曹军来伐,甚是恐慌,赖有徐庶、刘备安抚民心,方始安定。百姓们迟迟不见曹军动静,也渐渐的不以为意。 刘备采纳徐庶建议,外松内紧,看似和平时毫无分别,实则防守异常严密。 贾敬业对守城、攻城一窍不通,这种时候是插不上话的,只得扮老实状,一言不发,坐在那里呆。 这日刘备与徐庶商议如何守城,讨论半晌,忽觉有些奇怪,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抬头一看,只见贾敬业席地而坐,低垂着头,正在打盹。 摇头苦笑,方始想到平时议事时,贾敬业总是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猛然间听不到他说话,心里还真觉得有些空落落的。 徐庶回头一看,摇了摇头,道:“敬业,你也说说。” 贾敬业迷迷糊糊之中听得有人唤他。 一跳醒来,失声叫道:“什么,曹cao大军打进来了?那还不快跑!”说罢站起身来,便欲逃之夭夭。 在场诸人见此情景,无不窃笑,徐庶摇了摇头,道:“曹cao大军没有进城。” 贾敬业道:“哦,那生了什么大事了?”觉得自已有些出丑了,忙回至原地坐好。 徐庶道:“我刚说的守城策略不知有何遗露,还请敬业补充补充。” 贾敬业尴尬地道:“很好,很好,你说的很好,我看够详细了,我就不用补充了。” 心道:我知道个屁啊,想补充也不知道补充什么。本来以为相讨守城大事,听起来一定很刺激。 没想到比上课还枯燥,什么这里派多少人,那里派多少人。何处该松,何处该紧。如何派细作哨探侦察。 这还真是一门高深的课程。 唉,只可惜我有一个毛病,一上课就想睡觉……徐庶怎么和原来的政治老师似的,说话像在催眠,听着听着,我便睡着了…… 刘岱、王忠一直扎营不动,也和刘备相峙了两三个月。 这日,二人正在大帐喝酒闲聊,忽见小卒来报:“曹公命将军进兵,不得延误!” 刘岱大惊,失声叫道:“啊!” 愣了片刻,方道:“知道了,退下!”小卒退下之后,刘岱对王忠说道:“如今丞相催促攻城,你可先去。” 王忠道:“丞相可是先差得你。” 刘岱道:“我是主将如何先去?” 王忠道:“如此你我二人一同引兵前去。” 刘岱微微一笑,道:“今日你我均带酒意,思绪不清,待明日再行商议。” 王忠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 转过天来,二人又于帐中讨论半晌,仍未定出该何人前去打头阵。 刘岱道:“如此商讨下去也不是办法,恐误了丞相大事。这样吧,我与你拈阄,拈着的便去。” 王忠点头同意,刘岱取一瓷壶放于案上,道:“我已准备好了,你我二人这便拈吧。” 王忠一皱眉,道:“不成,阄要重新做。” 刘岱笑道:“呵呵,你也太小心,好依你。” 将壶中原有字条取出放于袖中,当着刘岱的面做了二个阄,一书“先”,一不书。放入壶中,置于案上,请王忠先拈。 王忠不疑有他,取了张条来捏在手中,不即开看。祷告半晌,方低下头去。摊开一看,大大先字,赫然在目。 心里凉了半截,冷汗不争气地冒了出来。刘岱见了微微一笑道:“此是天意,你不可再辞。明日引一半军马去攻徐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