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卫姜 (第2/2页)
乃腹中之余气,岂有不放之理?莫非你倒是吃屁?你这人还真奇怪。” 其实秦孝说出这样气人的话,其用意颇深,一是这玩笑之言,可让对方摸不清她的虚实,这二来更能激得他们生怒,失去分寸,如此自己这几人便有机可趁逃出生天。 “是啊是啊,我也是你娘!你二娘。”嘎嘎这个毒舌丫头听了自然忍不住插嘴。 杨初七看得不禁失神发笑,心道,嘎嘎说脏话倒情有可原,只是没想孝姐这大家闺秀也能气死人不偿命。 “哈哈,你们这些小皮孩嘴上功夫甚是厉害,可我白无常何吕今儿个只想在见见诸位手上的真章,舌尖上的英雄们,你们说归说,可别到时见了阎王,还不知道仇家姓甚名谁!”这何吕看他们几个口气大如天,竟然自称他的老娘,盛怒之下便自报了家门,想仗着自己的武艺高强,就要立马动手打杀欲除之而后快。 闻言方知,原来这白书面生叫何吕,江湖的绰号白无常。民间流传说,这阎王掌管阴曹地府十八层地狱,而黑白无常负责勾魂索命,若真要人死,三更从不留人到五更,他有此一等的凶名,那功夫应该是相当的了不得。 话说着,何吕从怀中摸出一物,乃是一柄小刀,这刀子三寸长短寒光内敛,看得出是锋利非常,但见他反手执刀再无旁言,便直接向秦孝攻了过来。 秦孝亦是说打便打,默不作声从袖中甩出先前那白布包裹,小心翼翼使起轻功快速迎了上去。 江湖中人常说“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此话真不假,兵器的长短不同,武功路数亦有所不同,譬如用长枪或大刀的往往大气恢弘直来直往,而用短小武器的则较为兵行险着,虽说用长武器多数比用短兵器更占点便宜,但短兵器若是击中你,不死即是重伤,由此可见,这何吕还真是凶狠无比之徒。 秦孝在何吕拿出小刀之时,心下更加忐忑,心道“我若靠双手对敌断然大大的不利”,因此,她就将早早隐藏在袖中的那白布包裹用了上来。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来得好!”且看这秦孝娇喝一声,只因瞅见何吕手持小刀向自己咽喉正中汹汹刺来,绝非一般般的花拳绣腿,颇有不重创不罢手之势,用招之精妙不由令她赞叹出声。 单单就这一招来说,看似稀松平常,却出得极妙,正是走江湖的好路数。普通人出刀多数以攻击上身为主,因上路可攻范围较广,却也容易被会擒拿之术制住。而绝顶的高手,则是往门面正中攻击,以图一击必杀,便算是真正的杀人技。但何吕在不知秦孝功夫底细的情况下,果断使出了舍头去尾取来中的路数,可上可下可随意变化,确是不凡。也间接说明了何吕的凶悍,看来他是经常过着刀口舔血的生计。 正这时候秦孝出手了,只看她摆了个虚步,使出个“金蛇缠腕”,以掌化叼式往何吕手关节处拿去,这招正是出自少林的“罗汉十八打”。 罗汉十八打,属于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是秦孝平日练习最多的短打套路,更是她善长的武学击技。她从自幼练武功的时候算起,便要从“罗汉十八打”说来,只因她的师父祈学曾教导说,习武者虽是强身健体,但本事越大责任越大,反而更有行侠仗义之责,常常会遇到血光之险,习武者若是连自身周全也保护不了,还怎么去做侠义之举呢?那样习武就失去真正的意义了。所以,她师父祁学所传的第一套功夫便是这套自保“罗汉十八打”,正是属于防身的妙术,祈学叮嘱她要万分注重,并指出其中这“金蛇缠腕”的招数乃重中之重,要练熟、练透,此一招实是空手夺白刃的无上法门。 再说何吕眼见秦孝才刚出手便破去了他这歹毒的一刀,心中却不慌不乱,他的去势不减,仅仅是将手上三寸青锋微转,刀尖向下,朝秦孝手腕处划去。这一下若是划实了那可真了不得,只因人的手腕处有动、静二脉,一旦受创伤,必然会造成大出血的危险,很可能就会因为失血过多不治而亡身死当场。 秦孝发觉何吕已然变招,自知其中的凶险,她忙迅速撤手同时步法瞬变,左脚往后退离,虚步变成弓步,右手化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方玉郎颈脖砍去。 何吕看这掌势来得凶猛,只得将攻势撤去,右手用刀锋往左肩方向抵挡。他作此一举,自是为了进退皆宜。 可谁知秦孝这一掌又是虚晃,她右手右迅速收势变掌为爪,同时左手握拳,蓄势待发,一个疾转身使出个双拳出击,如惊涛骇般的打向方玉郎上半身打去,直指那厥阴俞、肾俞两大xue。秦孝的这番身形变动非常之快,绝不脱泥带水犹若灵猴,直叫人看得眼花缭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