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故乡 (第1/1页)
随手作序,列为看官且听我言。大千世界千古以来,涛生云灭,并不乏各种各样的故事流传于世。谈神鬼、论忠jianian、说成败,其中这诸般的人物各领风sao,自不计其数,无奇不有。剧情则更为古怪离奇,众诉纷纭,莫衷一是。这便正是“古往今来多少角色,纵横交错几度春秋”。 此一般的先贤事迹,为世人所津津乐道广泛传播,万古流芳;为后人所当作典范顶礼膜拜,奉若神明;更有今人效仿古人用以明志,有之又有。 世人均知,空xue来风非是无因,这即是指大凡故事所述,必有个中的根源。可又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说法,竟然空作笑谈,仅仅只是后世看官们茶余饭后闲暇时的佐料而已,这岂非是说,书籍所载不甚严谨,颇有道听途说及锦上添花杜撰之嫌?如此讲来,那岂非言之也就有理了。是以,信之则有,切勿去深究考察。在此之下,有第一回。 话说自周武王灭商以后,都是施用“天下共主”的政见来治理各个附属的诸侯国,从而也变相的导致了周王室权力过于分散,再则之后“犬戎”入侵,使得王室威信在诸侯国之间的影响力日渐式微。而后的不久,郑国就与周王室开战,并击败了王室军队,使得各诸侯更加蠢蠢欲动。其中那最是强大的七个国家“齐、楚、燕、韩、赵、魏、秦”皆是举国变法,砺戈秣马以求强盛,欲吞并周遭的其它国家以壮大自身国力称王称霸。同时,这二十几个诸侯国彼此之间都是虎视眈眈,时有战事连连不休。 自此后,东周开始分裂,东周所有的诸侯国纷纷是占据封地,自立称霸,皆欲逐鹿天下,意图称雄于世。一时间,可谓烽烟四起战火连绵,生民言谈俱掩面而泣,尽是些聊生聊死而不聊生计。华夏从此进入最为黑暗的战国时代。 眼下的这个故事还得从巴蜀之地说起,蜀国有蜀道,南起成都,过广汉、德阳、罗江、绵阳、梓潼,越大小剑山,经广元而出川,在陕西褒城附近向左拐,之后沿褒河过石门,穿越秦岭出斜谷,直通八百里秦川,全长约三千余里。诗人所说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指的便是这金牛道,又叫蜀栈。金牛道是川陕的交通干线,得名源自一个传说,蜀王本已有“褒汉之地”,又因猎谷中不巧与秦惠王相遇,其后秦欲攻蜀,在二王相会之处列置几头石牛,在石牛的尾巴下边置放了些许黄金,扬言石牛能粪金,蜀王贪金,但是秦惠王说道路艰险运不过去,命五丁力士率千余人凿山开路迎牛,于是就有了这金牛道。 此道又以大剑山为最是险恶之处,堪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兵家要塞。据传那时大剑山有一神秘的去处,叫凉山。这个地方多青山多秀水,更多才子多佳人。还有传言说什么自七国争雄多年以来,此地却向来是免于战火之乱,其原因不得而知。而有一些小道消息则如此宣扬,说凉山多猛禽野兽多山精妖怪,这些个荒蛮之物,大都力本事通天法力无穷,有种种神通之术,其一便足以敌千军,故而当地民众得以安享太平,可谓高枕无忧。至于那真假与否是不是谣传,现已没凭没据无从去考证了。这些暂不说,反正放在当时的话,确是处于乱世之中而兵马莫敢来犯,这一点倒也不假。 狐狸坡位于凉山脚下,地势凶险,加以“山高皇帝远”位置十分偏僻,堪称荒蛮之地,自是罕见外乡的人。这里本只有单单杨姓一家,但经过祖祖辈辈开垦与劳作,吸引了不少外地人流落至繁衍生息,落地生根,于世代传承之下,已然成了一处如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此一时,阳光正暖微风不燥,狐狸坡上漫山的茶籽树叠青披翠,山花开得好生烂漫,姹紫嫣红,真是好一个百花争艳的春末。蜜蜂蝴蝶穿梭在树尖,鸣叫、跳跃着翩翩起舞,来来往往的片刻儿都没停歇,就连天气都既不冷也不热,那么的适合安居乐业,令人愉快生活。 林丛间,有一略显清瘦的青衣少年,他打着赤脚,嘴里随意地叼一根不知从哪儿拨来的马尾草,在矮矮的茶籽树丛间跳跃,灵活如猴摘着满树的硕果。 在这少年身后,跟了一位年纪仿佛的小姑娘,她穿件雪白长裙一路四处顾盼,时蹦时跳,大约十三四岁,看起来虽黄黄瘦瘦但五官端正标致,瞧得出,准是个大美人的胚子。 “杨初七,你等等我哩。”但见小姑娘边赶追少年,边慌慌张张喊着,模样十分的讨喜,煞是惹人怜爱。 原来这少年名叫杨初七,想来他爹娘给他取了这么个名字,大约便是大年初七所生的罢了。而山里人本就没什么大学问,自如此这般。后面跟着的那小姑娘,则是西门小诗。俩人是同村,平素关系很要好常常黏在一块儿玩耍。 另外值得提的是,西门小诗家中虽算不上是书香名门,父母只是一个平凡的教书先生,但她有个哥哥叫西门见霞,乃是蜀国的状元,在这僻壤穷乡的十里八乡间尤其出名,算得上是风流人物,当年蜀国老皇帝重视人才,自然爱屋及乌有所照顾,较杨初七的家境来说,相比之下肯定更优胜。 “小诗,哥哥我明儿个就要去后山学武艺了,今日得多摘些茶果,让你好吃个够!”杨初七兴致冲冲地奔走,且行且回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