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2章 来地球的第五十二天: (第2/2页)
,有时候不控制一下,他真能做出特别惊世骇俗的事情。 因为怀特先生的意外,温蒂和米格的劝说大会只能临时作罢,而且,他们觉得,其实已经没什么开的必要了。威廉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心情,不管是因为什么,因为谁,他们都会感激。开心着的威廉,才是他们熟悉的威廉,他不适合不开心。 …… 威廉最近有一则人生小经历想和他认识的每一个人分享不是只有祸不单行,好运气也总会接二连三的发生。 好比在他和他表哥和好后不久,《综艺》就站出来发表了一整篇,对两杆大烟枪的专业影评,没有极尽鼓吹之能事,也没有贬低到泥里。 最美妙的部分是,烟枪的团队并没有关公让《综艺》站出来说话,也就是说,杂志这么说,全部是发自内心。 《综艺》自1905年创刊,至今在好莱坞已有差不多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素来有“好莱坞风向标”“全球电影指南”之称,是业内人士的必读之物,在很多电影发烧友的眼中,这是个类似于电影圈圣经一类的权威性杂志。 之前,烟枪炒的火热,《综艺》却一直没有给出评论。 今天,它终于发声了。 “《两杆大烟枪》这部电影,很多人都觉得它是邪典cult片。 “这里尊重上期的调查问卷,大略给不知道什么是邪典电影的普通读者解释一下。邪典电影的意思就是说,这是一部会在某个小众圈子备受推崇,剑走偏锋的非主流电影。主题很多元化,没有严格限制,好比之前大获成功的《活死人之夜》和《德克萨斯电锯杀人狂》balabalab…… “有人和我说,烟枪也是这样一部电影,但我却不这么认为。 “电影的故事本身,确实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无厘头喜剧,但拍摄手法却是再正统细腻不过的手法,仍带着惠勒导演很鲜明的个人风格,有着说不上来的欧式优雅。 “这两者的结合,可以是一个难以融合的灾难,也可以是一份惊喜。惠勒大胆采用了新的拍摄手法,却保留了他以细腻优雅著称的优点,给人一种,原来犯罪类喜剧还可以这么拍的感觉。故事连起来看,就是个快节奏,粗口连天,又爽爆带感的电影,但当把电影停下,剪出一幕幕的画面时,又会发现,那些镜头的构图,每一帧停下来都可以当做宣传片,无一不精,无一不细。 “无论是求看一遍过瘾,还是看多变挖掘深度,烟枪都可以满足你。 “但它是一部r级限制片,不建议未成年偷看。说实话,在这点上,我个人是对惠勒是有些失望的,他本可以不用在电影里安排演员说那么多句**,这样的脏话连篇有点哗众取宠用力过猛只之嫌。” 温蒂在给威廉念这篇影评,念到这里的时候,她笑了:“噢,这个锅惠勒老爷子背的有点冤啊。” 剧本里是没有那么多**的,只是他们雇佣的演员,咳…… 当然了,当他们把那些**不自觉的加进台词里的时候,惠勒也没有阻止,因为他觉得那样很自然,电影拍的是小混混,不说脏话怎么演绎人物?又不是要当圣人。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不喜欢。 好比米高梅的塞缪尔就很喜欢,因为他平时的暴脾气也爱这样发泄,他觉得看的很过瘾。 在晚了美国两周后,英国也在全国各家电影院,全面上映了《两杆大烟枪》。然后,一个惊掉了所有人下巴的票房数字传了回来,烟枪在英国首周票房,超过了美国本土。 “这不可能”几乎所有人在听到这一消息时,都会这么说。 因为这确实很不可思议。美国有最大的电影市场,美国大部分的票房现状都是,世界各国的票房总和加起来,都不一定能和北美票房持平。 但烟枪却做好了,墙里开花墙外香。 如果只是票房也就算了,1981年2月13日,在情人节的前一天,第3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在德国的柏林举办。 你猜谁获得了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导演。 《两杆大烟枪》和威廉.惠勒。 汤姆.汉克斯还获得了最近男主角金熊奖的提名,可惜没能拿奖。但对于一个只拍了两部电影来说的新人,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了。 几乎所有的好莱坞巨头,在看到铺天盖地而来的报纸报道时,都想对着柏林电影节咆哮:不是说好了,欧洲三大电影节不爱带好莱坞玩吗?你们难道忘记你们设立的意义了吗?反抗好莱坞商业电影啊抵制好莱坞啊尼玛现在在干什么啊? 德国出身的老伯恩斯坦表示,我就笑笑不说话,深藏功与名。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