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北寒上清宗(修) (第1/1页)
一抹初阳照射下来,穿过两座沟壑纵横的山峰之间,映照出山峰上一座座独具风格的洞府。 上清宗的洞府,依山而建,半裸露于山间,半隐藏在山体,裸露于山间的是每日早课的修行台,隐藏于山体的是日常作息的休息室。 两者间有两大石板间隔,将洞府分为三段。 其一为专为朝阳初升之时,吞吐天地灵气与鸿蒙紫气而修建的望日台,用以每日朝阳初升,望日修行,吞吐天地,上清宗修者称为【望日台】。 其二为此台之下,宽敞的修行地,专用于修行身法,武学,招数等外功。 其三为日常作息用地,铺有床铺,挂剑,镜台,石桌,石椅等日常用具。 上清宗有两座山脉为新入门弟子修行使用,每座山脉都有修行弟子若千余名。 每位弟子的洞府都是穿山而建,洞府大门前有着无数的阶梯盘延而上,呈梯形逐层拔高,每位弟子选择洞府之时,是以入门之时攀岩至何等高度,才允许搭配何等高度的洞府。 每层阶梯都有暗金色重力符文于微光中若影若现,此符文盖因书写材料特殊,再加上符阵摆放严谨,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奇异局面,阶梯间的符文可自行吸取散布在山间的灵气使得重力符文长期蔓延山间。 于是,这便使得想要完成日间的早课和每日任务堂颁发的日常任务的初入上清的新人们苦不堪言。 一入仙门深似海,从此人间是凡尘。 无数外门弟子将会在此生活,度过自己在上清宗的第一个三年。 上清宗山脉一座座向阳洞府的【望日台】上。 在天色尚明未明,将是天地间最黑暗的时刻。 阴影中,一个个身穿清一色的淡青色道袍头插墨色道簪的小道士们露出一张张还仿佛带着稚嫩色的面庞,盘膝在各自的洞府门前望日台上,台下就是万丈深渊。 “天地苍茫一线天,浮云遮蔽万里棉。”这句话形容的便是上清宗新生洞府前群居望日台的情景。 就在此时! 也许是一瞬间,也许是一刹那。 天地突然之间安静了下来,夜里的蛙鸣,蝉叫,蚊虫的嗡嗡,烦躁,树叶的沙沙,鸟叫,统统安静了下来。 朝阳升起! 旭日初升! 一抹初阳散射在微云的韵韵蔚晕里。 黑暗间的第一抹光,朦胧,蔚晕,散发着初次见面时的羞涩与干净。 那被照耀着的云朵,朦胧着,模糊着,似乎是紫色,又似乎是暗红,颜色交杂,朦胧难分,似乎看的清楚,又似乎什么都没有看清。 呼! 山间似乎突然间多了一阵奇异的风声! 山里的那一株株小草,闪烁着清晨的露珠,迎着朝阳随风起舞,仿佛有灵性一般向着朝阳的方向迎面而上。 同一时间,道士们也不约而同的,第一次的打坐似乎在冥冥中的道理中,他们默契的,同时的,开始了各自的第一次修行,开始了自身第一次的吐纳呼吸。 只见那奇异的“呼”声过后、有一缕缕rou眼能看到的紫气从朝阳升起的方向,从山间森林的方向,从小道士们身边盘膝打坐的缝隙中,升起,漂浮,盘踞。 在这座山间,有着无数执着,坚毅的身影,身悬崖之边,迎朝阳而上,体天机,查天意,悟自身,尽着全身的气力,不顾因秋意寒意的袭来而瑟瑟发抖的身体,吐纳呼吸,如此修行。 吸引天地间第一抹紫气。 这是每一位修行的道士们共同的心声。 传闻上清宗曾有上古大修,于朝阳初升之机,吞吐天地之气,天地间第一抹紫气被其吞吸,方圆万丈,虚空碎裂,其人武碎虚空,破空而去前,留下其吐纳法门于石台之上,上清宗用时百年,整理出“基础导引功”,传授给新入门弟子。 经过无数上清宗师长们的验证,基础导引功有助于初入修行者的筑基。 是以,新入门弟子每日采集天地第一抹紫气用以修行,被一代又一代的老生们传授给了新生们,待新生变成老生,就又传授给当年的新生,慢慢便演变成为上清习俗。 照例,苏晨这日初晨修习完了每日的“基础导引功”后,却并未马上离开【望日台】,反而就在【望日台】直愣愣的望着天空。 天空上似乎有个蚂蚁。 苏晨有些疑惑。 会飞的蚂蚁。 它似乎有什么魔力,在苏晨看了一眼之后,便直愣愣的移不开了眼睛。 苏晨像是着了魔似的,感觉那个黑影很熟悉,来源于灵魂的直觉让他移不开眼睛,就这样眼睁睁的看到那只“蚂蚁”坠落到了眼前,忽的消失在了苏晨的眼前。 “啊!”苏晨如梦惊醒,等到“蚂蚁”落到眉间,眼睁睁的就在眼前消失了之后,苏晨的身子却才迟钝的反应了过来,向后退缩,却是撞到了那背后的分隔望日台与练功房的石柱。 苏晨吓出了一身冷汗,怎么回事,苏白赶紧浑身摸了一遍,特别是脸上,眉心等等,并未发现什么异常,又照镜子了约莫一刻钟,没发现外貌有什么变化,这才松下一口气,应该是自己修行过度,眼花了吧。 “苏晨,苏晨,该走了,今天比昨天还要多挑几担水,有秘密要告诉你,所以这次要提早点过去。”洞府外传来一声呼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