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九章 浮出水面 (第1/1页)
第四百四十九章浮出水面 辽国的皇位可不像中原,父死子继,而且嫡长子才有最有资格继承,哪怕嫡长子不行,也必须是儿子才可以,兄弟什么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赵匡胤的情况是特殊情况,可以忽略不计。 辽国的皇位一般都是兄终弟及。 而且一直以来都是如此,上任辽主却不这样想,老子的位子,传给儿子不是更好吗? 只不过因为辽太后的存在,以及国中的许多老牌贵族支持,所以这位也只好遵循规矩,让楚王这个弟弟成为了继承人。 但随着辽太后去世,许多老贵族被他一一打压了下去,最后在临终前把位子交给了自己的儿子。 楚王肯服气吗? 就算是楚王肯服气,那些被上任辽主打压的一众老牌贵族也不甘心啊。 所以,楚王并不是孤军奋战,他也是有一群支持者的。 传统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哪怕耶律宏基当上了辽国皇帝的宝座,可也一样不能阻止传统力量的反扑。 辽国军力强大,这是不可否认的,可他们经济却一直发展不起来,为什么呢? 仅仅是地理位置的原因吗? 当然不是,还不是因为国中老牌贵族的阻挠吗? 这些人是什么脾性?傲慢、粗鲁、保守、暴戾等等草原族民的陋习,一个不拉地全都具备了。 接受了汉化的耶律宏基,想要推行他的改革,这群老牌贵族就是最大的阻碍。 双方的矛盾十分明显,所以,楚王的造反才如此顺利。 楚王这般造反,要是换作中原王朝,看看哪一个藩王敢以这种理由谋反? 他敢反,但绝对不得民心。 辽国的陋习还仍然是和草原部族的时候差不多。 在他们看来,国主不过是各贵族选出来的部族联盟盟主而已。你能够带领我们捞好处,那就是首领,如果不能,那就另舛再选一个好了。 草原之上,族长之位的更替循环很少能得善终的。 ―――――――――――――- 当然,辽国毕竟建国上百年了,接受汉化也有不少时间了,他们的国主还是能得善终的,只要照着规律来,大家都好说话。 上任国主打压了一批反对派,愣是强硬地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父债子还,于是这场由楚王挑起的内乱,袭卷了整个大辽。 让耶律宏基原本南下侵宋的意愿被打断了。 趁着这个机会,赵煦终于有时间来处理内政之事。 接到六扇门的密报之后,赵煦可以说是气得暴跳如雷,竟然有官员结党营私并参与贩卖人口。这如何不让赵煦气愤莫名。 杨盘甚至连那一份名单都交了上来。 赵煦看了之后,也是难以置信。 上面竟然会牵扯到山东曲阜孔家! 那可是传承了一千多年的衍圣公家族,乃是当今世家之表率啊。 孔夫子礼仪传家,儒家先圣。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再看看现在的孔家,还有“仁”这个字吗? 孔家在曲阜的作为又不是没人知道,只是天下所有当官的人都默契地睁只眼闭只眼。 可是谁也想不到,孔家竟然如此变本加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