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三章 军营里的冲突(二合一) (第1/2页)
"轰……" 这名大汉将军的话就象一颗落进油锅的火星,将大殿上原本压抑的气氛彻底引爆了起来. "皇上!"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崇祯,许多人的脸上都带上了一丝惊慌之色.虽然大家都知道清兵迟早会来,但却有不少人象鸵鸟一样将脑袋埋在了沙子里,他们在不停的安慰自己,或许那些野蛮的清兵抢够了东西就会自己退去,自己照样可以回到过去那种青楼照样去,小酒照样喝的日子里.但现在这一切就象一个飘荡在空气中的泡沫一样被打破了,清兵还是来了,十万凶恶的清兵朝着京畿扑了过来. "皇上,请您速速下旨,命卢象升赶紧迎敌,还有岳阳,他不是很厉害吗赶紧让他将鞑子赶出去吧!"第一个出言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刚才还在和杨嗣昌争论个不停的左都御史唐世济. 此时的唐世济早已没有了刚才的逼着崇祯下旨处置岳阳的气势,早在听到清兵抵达京畿城下时他脸上的血色就褪得一干二净,两条腿也开始打起了颤,而原本伏在地上的上百名言官御史们此时也面面相视,看来这回清兵是要玩真的了. 看到唐世济那变幻不定的脸色,和他身后突然集体失声的言官,杨嗣昌心里一阵腻味,你说这都是些傻人啊,刚才还要对着人家喊打喊杀呢,现在用得着人家了,立刻就要人家上阵为你卖命了,真当人家是傻子啊,被你忽悠两声就会傻乎乎的跑去送死. 刚才唐世济不给自己面子,杨嗣昌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现在机会来了他要是不把这个场子找回来那他就不是杨嗣昌了. 只见他轻咳了一声道:"唐大人,适才你不是说要捉拿岳阳进京归案吗本官以为唐大人才是最合适的人选,不如由唐大人带上缇骑赶紧出城将那岳阳捉拿归案就好." "这如何使得……" 唐世济又惊又怒,他虽然没见过鞑子的凶残.但没吃过猪rou也看过猪跑.带上缇骑到城外的大营捉拿岳阳,你确定你没有喝多吗恐怕到时候他是竖着出去,然后横着回来吧 "杨大人,大敌当前你却让本官亲自出城捉拿那岳阳.你是什么意思"唐世济对杨嗣昌是怒目而视. "哈哈……"杨嗣昌笑了,"感情唐大人也知道大敌当前啊,适才你们不时一个劲的嚷着要将岳阳捉来以正国法吗如今怎么不闹了既然唐大人不愿意去,其他的诸位大人有谁愿意去的你……你……还是你" 当杨嗣昌的手指指向哪个人,哪个人便情不自禁的后退一步摇摇头.开什么玩笑,哥是玩嘴皮子的朝廷栋梁,打打杀杀那是粗人才干的事好不好,千金之躯怎么能轻易涉嫌呢 看着满朝的官员竟然没一个人愿意出城,崇祯除了满脸的鄙夷之外,剩下就就只有满腔的苦涩了.这就是他的大臣.这就是那些整天标榜着圣人之言,喊着济世安民的大明重臣,这些人除了勾心斗角,踩着同僚的肩膀往上爬之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用处,看着面前齐齐跪着的一百多名言官御史.一首诗便情不自禁的从崇祯的口中吐了出来. "十四万人齐卸甲,竟无一人是男儿!" 寂静,大殿内死一般的寂静,这首诗一出,殿内所有大臣全都低下了头,跪在大殿中央的言官们更是羞得恨不得钻到地下去. "罢了罢了!" 崇祯长叹了口气,无力的摆了摆手.站在一旁伺候的大太监王承恩赶紧上前几步,示意跪在前面的言官们赶紧站起来.大家从哪来回哪去吧.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归班!还没丢够人吗"不知是谁低声喝了一句,跪在地上的言官们纷纷如同大赦般站了起来退回到自己原本的位置.唐世济看到自己手下如同打了败仗般退下,感到势单力薄的他也慢慢的回到了人群里. 看到大殿中央又恢复了平静,温体仁这才站了出来对崇祯躬身道:"启奏陛下,如今鞑子已然打到了京畿城下,再讨论如何处罚岳阳一事已然不合时宜.为今之计最重要的是如何退敌,臣请陛下示下!" 听了温体仁的话,杨嗣昌有些鄙夷的撇了撇嘴,这个温体仁估计是老糊涂了,竟然说出这种糊涂的话来.你这不是找抽吗 果然,崇祯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不客气的说道:"温爱卿,你身为大明首辅,又是朕的左膀右臂,鞑子依然兵临城下,尔等臣子应该商议讨论好退敌策略后禀报于朕,请朕定夺才是.你怎么让朕来苦思退敌之策那朕还要尔等何用" 此时的崇祯也是真急了,否则也不会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对温体仁这位首辅说出这么重的话来. 崇祯的话一出口,温体仁便觉得脸上一阵火辣辣的.得……被鄙视了,为了弥补自己在老板心中的形象,他赶紧说道:"皇上,臣等整日都在厩里,对城外之事并不知晓,即便是想出退敌之策那也是闭门造车,这种事还是闻讯正与鞑子交战的卢象升最为合适." 温体仁不愧是大明首辅,轻轻的便就把皮球提到了城外的卢象升脚下. 崇祯想了想,也觉得很有道理.,毕竟自己这些人整天都呆在金銮殿上,对这种事肯定不如卢象升这种呆在一线的人清楚,看来这种事还得找专业的人才行啊. 想到这里,崇祯便开口道:"传旨……赶紧派人到大营去,询问一下卢象升战况如何顺便告诉他一定要好好的打,若是能将鞑子赶出关去便是大功一件!还有,命令下去,紧逼城门,加派兵丁日夜巡逻以防不测!" "谨遵吾皇旨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一阵三呼万岁中,今天的朝会便以一种戏剧般的形式结束了,但是城外的战斗却刚刚开始…… 崇祯九年六月二十一日上午 就在大明满朝文图都对那群不请自来的强盗速手无策的时候,多罗郡王阿济格率领饶馀贝勒阿巴泰及扬古利共率领满清大军浩浩荡荡的来到了良乡.在距离明军大营十里远的地方扎下了大营.虽然大军尚未有开战,但双方的小股骑兵已经相互试探了好无数次,双方各有损伤,卢象升紧急召集了众将在大帐内议事. 大帐内.卢象升坐在首位上,炯炯有神的目光看着下面众将,掷地有声的说道,"诸位!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下正是朝廷用到咱们的时候了,如今贼寇依然兵临城下,诸君当奋勇杀敌以报君恩,都听明白了吗" 众人齐声答应道:"谨遵督臣军令,吾等必当奋勇杀敌以报君恩!" 看着众人精神抖擞的模样,卢象升暗暗点头.自从昨天岳阳从厩内弄来了大批的银两和粮草后,卢象升立即将向各部拨了下去,拿到了粮食和银两的各部官兵都是士气大震,各部的将领自然也是精神焕发,此时众人都看着卢象升.等待他下达命令. 看到军心可用,卢象升正要说话,帐外却传来了侍卫的声音. "启禀督臣,有天使携圣旨到,请督臣出大帐外迎接!" 卢象升和众将不禁大惊,纷纷站了起来.卢象升也整理了一下衣冠,携带众将出了大帐.他们还没走出大营,便看到一名年约四旬,面白无须的太监正鼻孔朝天的望着天空,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