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01某娇的恶劣影响 (第2/2页)
在皇帝舅舅的女儿之中,石公主与她虽及不上平度和她那么要好,但也算有些交情。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自然不吝相助。 不过,馆陶翁主还是感到新奇。 石公主可不是宋公主那样的软柿子公主。除了没有同胞兄弟这点稍逊,在其他方面,石美人的女儿甚至比刘彻的三个jiejie后台更硬。 万石君家族先后出了好几位后宫,伺候了汉家几代帝王,在宫中可谓根基深厚。当今居住在宫外的石长公主就是孝文皇帝的石美人所生,与石公主即是姑妈和侄女,也是表姨妈和表外甥女关系。 ——宫内宫外有如此多奥援,石公主能有什么求到自己头上? 石公主没立即回答,而是引着阿娇表妹走向屋角的木屏风,同时向自己带来的人吩咐:“寺人……” 两个小黄门得令,上前搬开屏风。不带一丝花纹装饰的竹木屏风后,立时出现一只齐腰高的陶瓮。 陶瓮分成两个部分,下面的是底座,大概齐膝高,五只脚做成五条张牙舞爪的夔龙,栩栩如生。上半段则是一只盛开荷花状的陶瓮,外壁是淡淡的藕荷色,带几许若有似无的花纹,光洁可人。 阿娇见了,不禁‘呀’了一声。 并非馆陶翁主少见多怪。陶器通常都是深色,以黑或者褐为多,极少见浅色的陶器,更别说是如此清新喜庆的藕荷色。 率先走到陶瓮旁,石公主招呼表妹过去细看:“阿娇,来……此今年之新鲤。” “噢?”阿娇快步走到公主表姐身边,果然见瓮中水波荡漾,鱼影横斜。 石公主拔下发上长金簪,刺入水中搅动。 立刻,一条条鲤鱼就浮现在两位贵女眼前。 瓮中的鲤鱼大多只两三寸长,比薄皇后处的锦鲤小了不少,显然还在童年期;不过,鱼儿身体的颜色花纹,却多了许多。 仅阿娇触目所见,就有两尾金带白云,一条宝蓝带银点,两条暖阳橙红……还有一尾的花纹底色活像西域来的青金石。 就算是阿娇翁主,从小跟着皇帝舅舅还有皇太后祖母看惯了各种好东西,此时也不禁有些激动。 目光留恋在鱼儿们身上,石公主忍痛告诉陈表妹,这些鱼是近两年的成果——两番春夏秋冬,五百多条鲤鱼苗苗,最终就只得了这六条异色锦鲤。 现在拿来,统统送给阿娇表妹! “相赠?!”阿娇翁主前半刻还在感叹美貌鲤鱼之得来不易,后半刻就为公主表姐的慷慨错愕不已。 汉宫之内,谁不知道石公主爱她的宝贝鲤鱼如命? 当年王美人三个女儿寄居在石美人住处的时候,就因为不小心弄死了几条鲤鱼——还不是瓮中水平的锦鲤,只是比较好的红鲤——到现在两方遇上,石公主都不肯给个好脸色。今天这是怎么了? 阿娇翁主略有些担心地问道:“从姊,欲何为?” 能让公主表姐付出出让心头rou的代价的,绝不会是小事。 未料阿娇发问,石美人的女儿倒不说了。 石公主低头,凝视着鞋尖前方的草席,忸怩半晌,直到阿娇几乎不耐烦了,才霍然抬头道:“出降。” ‘搞半天……是为了婚事啊!嗯,也可以理解啦!’ 馆陶翁主大大松口气,一边弯腰欣赏靓丽鱼儿,一边满不在乎地打包票:公主表姐你看上谁了?报出名号来!只要身份地位不是太不堪,做表妹的一定在太后祖母面前多多美言,鼎力相助,务必让表姐心想事成。 不曾想石公主一把扳过陈表妹的肩膀,连连摇头:“非也,非也!” “咦?”这下,阿娇想不通了。不是讲了为出降的事吗?怎么才转眼,又不乐意了? 石公主僵了许久,才幽幽地说道:“不嫁,吾不愿出嫁。” 阿娇翁主愣在那里,好一会儿都反应不过来。 “吾不嫁,”石公主扭着衣袖口,翻来覆去就是一个意思——不嫁,不离开母亲,不离开掖庭,不离开未央宫。 但这怎么可能? 大汉——乃至华夏——历史,从没有不嫁的帝王女! “从……姊……”馆陶翁主望着石美人的女儿,很是担心,不知道表姐遭到什么刺激了才有如此惊世骇俗的想法。 织锦镶毛峰的袍袖,快给石公主自己揪烂了。石美人的女儿绕着盛鲤鱼的瓮一圈圈地走,口中喃喃个不停: 她不想出嫁,嫁个那些既不熟悉也不喜欢的侯门太子; 她不愿意离开未央宫,母亲石美人只生了她一个,她离宫嫁人了,母亲该多寂寞; 嫁人有什么好?莫名其妙多了一大帮子公公婆婆,妯娌姑子,夫族亲属,乱七八糟的,无聊又没意义。 …… ‘好耳熟的话,貌似……我也说过?’阿娇有点心虚地看着石公主表姐,悄悄往后退半步。 为什么一定要嫁人??! 她是公主耶!一不愁吃,二不愁穿,三不缺人伺候,何必给自己添一大堆麻烦?! 念叨着念叨着,石公主猛地抓住阿娇的胳膊,追着逼着要认同——她听说,阿娇meimei也有相似的看法,也不想嫁人,对吧对吧?对吧?!! 阿娇翁主巨汗:‘不会是平度表姐漏出去的吧?那个大嘴巴。’ 原本想直接拒绝的,可不经意间扫过公主表姐包含幽怨和哀愁的双眸,阿娇突然想起什么,迟疑来迟疑去——心软了。 阿娇翁主很坦白: 终身不嫁呢!是想也不用想的,也不可能做到。 但缓期实行,推迟推迟结婚婚期,倒可以想想办法。 石公主表姐既然当下没成家的心思,就先等两年再说。反正皇帝舅舅的女儿这么多,将石公主的名字在婚姻排序上往后推推,也无伤大雅。 虽然不完美,但也算小有所成。石公主问能延缓上几年? ‘石公主的虚岁……有十四了吧!’馆陶翁主思量思量,伸出食指和中指:“两载。” “否!”石公主不同意:“五载。” ‘五年?到时候年近二十,就成大汉朝破纪录的老公主啦!’阿娇翁主一个劲摇头,又添了一年,三根手指头:“三载。” “如此……”石公主也退了一小步:“四载。” 到这步,阿娇翁主再也不肯让了,仍旧是中指、小指和无名指:“三载!”这是最后底线,不乐意,尽管带着锦鲤鱼另请高明。 石公主抿抿嘴唇,狠狠颔首,出掌:“三载,成约!” 阿娇:“成约!” ‘啪!’ ——击掌,成交。 作者有话要说:———————————————————————————————————— 大台风登陆上海! 狂风 暴雨 林荫道两旁,梧桐树看上去快被风刀腰斩了 顶风冒雨跑出家门,进网吧发文 东部沿海的筒子们尽量少出门,呆在家里,注意安全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