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第1/1页)
历史早已湮没了昔日无数的风流人物,曾经威震大江南北的二十六大修仙门派,如今除了在座的五个,其他的都已经成了过眼云烟。时间抹平了一切,历史虽被用血写下,同时也被岁月遗忘。而真正亲历血雨腥风的只剩下了九是长老一个,寞小天这个暗呜一声便足可使山岳崩颓的名字,如今在这些掌门人面前,只不过和寻常街头巷角的张三李四毫无区别,又有何人犹能信得当日的惊心动魄? 只有他,还清晰记得,屠杀开始之初,恐惧就如同蛀虫般侵蚀掉所有人的反抗之心和残存的求生希望。海仙居尊为天下修仙之泰山北斗,哪怕是现今鼎盛时期的合欢净月阁,都不敢和昔年的海仙居并驱齐名。寞小天只用了一个昼夜的时间,将海仙居满门屠杀,却唯独留下非鱼子,只道留他一条性命,还其昔日授业解惑之恩情。他一个接着一个将旧日的同门手足带到非鱼子的面前,一遍又一遍逼非鱼子忏悔认错,每问出一遍就杀一人。弟子门人在面前惨死,以及伏趴在昔日最为器重的弟子面前所受的屈辱,胜似将他开膛破腹摘胆剜心。然而直到寞小天杀光所有人,非鱼子也没有开口说一句话。待到寞小天扔下一纸通杀令名单提刀离去后,非鱼子的一口鲜血终于喷溅而出,浸红了名单上的每一个名字。 非鱼子本是心高气傲之人,当日误杀木雨欢,他心中虽觉得有愧,但并不觉得有错。哪怕用十个木雨欢去换天下千千万万苍生的周全,也是值得。错只错在他低估了伏若赢和伊尹的本领修为,错只错在他没有将儿女私情盘算在内。当初木雨欢为何会在最后关头迟疑,白白错过将地心烈焰从伏若赢的胸口之中唤出的机会,如今已无人知晓其中确切缘由。但事后多数人愿意相信,伏若赢是如此一个洒脱自在的神仙人物,世间女子又有几人见到他的姿容而不为之倾慕?抛除他任意肆杀的恶行,他不失为一个博文广识,谈吐风雅,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木雨欢也只是一个拥有女子之心的凡人而已,朝夕相处数日,如何不会对伏若赢暗生情愫? 而他犯下的最大错误却还是对门下高徒寞小天与木雨欢之间的情感纠葛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在他看来,人的一生总会经历诸多波折,纵然刻骨铭心也终会撒手西去,人生短暂如晨露暮霞,还不若将功名早著,英雄须乘少年。然而他却单单忽略了他的出身原本高贵,年少时也曾以明珠饰袍,潇洒倜傥,缠绵悱恻在柳絮翻飞彩蝶翩舞的时节,醉跨骏马追香车,误伤了多少佳人芳心。 试问英雄和豪侠,借酒只为消何愁? 不过天下大事,儿女情长。 海仙居被灭门后独留下一个心灰意冷的非鱼子,余下的二十五个门派自知凭借他们的力量,哪怕联合起来也无法和寞小天对抗。何况木雨欢死后,这些原本团结一致的各大门派暗生异心,其中不乏有质疑当初利用木雨欢去对付伏若赢和伊尹二人之策是否违背天道伦理之人。 即便这些门派还能团结一致,共同对敌,但他们遍布天南地北,修仙门派往往又喜选择交通不便的幽僻谧静之处,在短时间之内如何能够举家迁移一处?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给各门各派留下一粒火种,仇恨随着岁月的沉淀,或许会被抹去,或许会被发酵酝酿成为一杯苦酒。但人的生命,不论善恶贵贱,总会有终结之时,纵然是寞小天也不能例外。只要留住一粒火种,谁又能说它不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再成燎原之势? 二十五大门派秘密商榷之后,决定每一个门派之中选出一人,可为至诚至信的弟子门人,也可为至亲至爱的兄弟子女,立为接任掌门人,携带本门的镇门法器秘宝以及修仙诀窍典籍,由非鱼子带走秘密潜逃。只要寞小天一日不除,这些隐藏起来的火种就永不现身。这是非鱼子与二十五大门派之间定下来的血盟,所以自他绝迹江湖之后,这些继承人的下落以及他们所在门派的掌门人信物就石沉大海,无人知晓下落。 留下火种之事极为隐秘,而且严格遵守一个门派只能留下一粒火种,以至于寞小天屠杀了除了海仙居之外的二十个门派,也没有发现每门每派之中都有一条漏网之鱼。此番无奈之举本也情有可原,试问这些修仙门派,不知多少代人的努力才有当时的修行作为,又怎会甘心满门死于屠刀之下。只是当初有好心之人在屠杀之后前去帮忙收拾掩埋尸体,一一对过尸身身份,并未发现有任何一人逃过劫难。连同那些出门在外办事之人,在寞小天登门之前,尸身都被人提前送回到了山门之中。直到近日,位于巫咸盐沼之地的幸泉门被满门屠杀,其手段之残忍堪比当年的寞小天,现场留下了作为凶器的一把虎头玄铁戒尺和一墙血书,赫然就是当年寞小天列出的通杀令名单。世人方才知晓,当年寞小天发出通杀令之后,发生在除海仙居之外的其他二十五个门派之间的隐秘往事。 原来当年为了保证火种能够安全逃脱,各个门派都寻找了相貌,年龄,身材和体型相似之人,代替了所选出的火种死于寞小天的屠刀之下。危难关头,这些昔日成名的修仙大派,或多或少都违背了规矩礼法,做了些见不得光的灭德立违之事。其中不乏有些门派为了护住火种,强行掳掠相貌形体相似之人,废其筋骨,割去舌头,使其身不能动,口不能言,只能替代火种冤死在寞小天的屠刀之下。 寞小天被封印之初的百年里,幸存下来的五大门派曾秘密协商合力寻找藏匿起来的火种和掌门人信物。但由于当年此事过于隐秘,各门各派的所作所为皆非光明正大,且不说他们不能公然四处打听,惹人非议。即便巧舌如簧能够说服世人,当初所作所为是情非得已,但非鱼子的交友遍布天下,其中不乏一众隐居而从不出世的修仙密派,又如何知晓他是托付何人帮助藏匿这些火种。与其沸沸扬扬闹得世所周知,不若就让它沉寂于岁月的长河之中。一百年之后,除了合欢净月阁名震天下,其余的四大门派都归隐山野,更无人再提及寻找火种之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