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野村夫到至尊王者_29 尚州府衙暗流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9 尚州府衙暗流涌 (第1/1页)

    尚州府城,通江达海,农产富庶,百工发达,人杰地灵,是一个平静、安逸的地方。

    尚州衙门就位于尚州城正中央,规制雄伟,门前两头大石狮子,分列两旁,威武雄壮。这里面,就是知县办公断案的所在。

    尚州地处大明帝国的偏远边疆,名曰皇土,实则因为天高皇帝远,因此其日常政事,又与北地中原多有不同。中原王朝历经千年形成的各种规矩惯例,到了这里,便都“因地制宜”起来了。

    这里又多是失势罪人的流放之所,因而当地的人文氛围,对皇族大权,多是抱着一种冷漠、抵触的态度。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大明皇权的力量,太过鞭长莫及了。

    于是,在这里,礼制教化不再大行其道。

    这里的人们更信奉的,是争强好胜的民风,和勇武猛战的实力。

    毕竟,没有一个地方是会出现权力真空的。既然皇族大权掌管不来,自然,就会被当地的其他权力所填补。

    因此,在这片土地上,官府的权力,比起帝国的传统统治区域而言,竟然小得惊人。历任知县,甚至大多不敢随意踏出府城半步。自大明设县于此以来,横死在任上的空降官员,就达三人之多。

    在尚州地面上大行其道的,是宗族势力、会道组织、割据土匪等武装势力。

    而普通民众,就沦为了嗷嗷待割的韭菜。

    无论是哪一股势力兴起,他们饱受摧残和压榨,终日过着生灵涂炭的日子。

    因此,尚州的维安,便成了当局的一块心病。

    为了掌控尚州的局势,朝廷不是没有进行过努力。

    可是,天军势力遥在远方,难得“关怀”得到这里。于是,扶持当地“忠心”势力,实行间接统治,就成了朝廷当局对此地管治的基本手段。

    正因如此,北屯兵营,应运而生。

    北屯兵营,创办至今,已有近十几年之久。

    它的创建者,就是十几年前在任的尚州知县董文龙。

    这位董文龙,当年因为蟠龙军势力兴起的局面,上书朝廷,将蟠龙军等势力定性为叛乱组织,而后,被临时任命组建镇乱军团,剿灭当地叛乱。

    背靠着朝廷的资源,董文龙迅速拉拢当地忠心于他的势力,并且选取交通要道上的风水宝地,大修营寨,招兵买马,建立起了北屯兵营。

    北屯兵营名义上是朝廷的兵营,实际上却成了董文龙的私人武装,直到当下,仍然如此。

    当然,董文龙此时早已不在尚州为官了。因为镇反的功绩,董文龙屡屡升迁,后来更被提拔进京任职。

    而北屯兵营,现在直接执掌于董文龙堂弟董武的手中。

    作为董家的私人武装,自从董文龙高升离开尚州之后,北屯兵营习惯性不再听命于尚州府衙,仍然听命于董家。

    这样一来,从此之后,尚州府衙和北屯兵营,又开始了暗中的较劲。

    不过,因为尚州府衙每隔几年就得换一次人,而北屯兵营总是掌握在董家手中,因此,在政策延续性上面,北屯兵营比尚州府衙有着不小的优势。

    再加上尚州人认拳不认理的民风,使得董文龙后任知县们执掌下的兵力寥落的尚州府衙,变成了极其没有存在感的部门,越发衬托出北屯兵营的强大力量。

    然而,再没有存在感,它也是尊奉至圣先师的皇权和朝堂在本地的正统代表啊。

    因此,孱弱的尚州府衙,却在熟读圣贤、识书辨字的地主、文士们心目中,成了一处“心向往之”的圣地。

    于是,尚州地面上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格局,那便是:“莽夫崇营,文士尊府”。

    兵府相争,就成了尚州主流政治圈的日常形势。

    为了抗衡彼此,北屯兵营自己垦荒屯田,自给自足,避免被人掐脖子断粮草的窘境。而尚州府衙,则慢慢增设了庞大的衙役、捕快队伍,以作为府衙的暴力机构,维持统治。

    而最近,尚州府衙更是迎来了新一轮的人事变动。

    不久前,新任知县高牧云受朝廷指派,自江南老家远赴西南边州,走马上任。

    正所谓新人新气象。

    这边厢,年轻气盛的新知县初登大座,正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那边厢,尚州府衙的小吏们不知新老板的脾气习性,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在新旧交替的敏感时期一步失足,酿成大祸。

    在这群小吏之中,独有一人,格外显眼。

    此人名叫王晚。王晚年不过廿载,却深为前任知县所赏识,年纪轻轻就聘为捕快,在当地来说也算是十分风光了。

    这位王晚,历来与周围那帮老吏们不太对付。他虽仍是对众人以礼相待,却总和他们混不到一起。当差时,活也没少干,事也没少办,可就是每天一下差,便没了人影,其他老捕快们没事三聚五餐的相会,王晚从来没有参与过。

    这独来独往的性格,使得王晚在衙署中的人缘十分一般。

    因此,虽然王晚干活兢兢业业,屡建功勋,但是总因为难以服众,屡屡失了升职加薪的机遇。

    这回更惨,前任知县在任的时限一到,立即平调去往别的县府去了,王晚又舍不得离乡背井跟着人家走,因此还是留了下来,成了衙署中的一个孤家寡人。

    然而福祸相依,对于一个空降官员而言,王晚这样的人,清白干净,无门无派,才是最用得放心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