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章 金鸡洼的传说----拜祭先人 (第1/1页)
传说之----拜祭先人。 故乡的村民几百年来一直保有这样的习俗,就是在一年当中对于逝去亲人,至少有两次去坟前祭拜,一次是清明节前后共六天内,另一次是每年的大年三十除夕的前几天。这两次祭拜必不可少,一些在外地谋生的族人也会千里迢迢的赶回来拜祭,以寄托对先人的哀思。我那乡野的故乡,对待祭拜先人这件事,都是守旧传统的,自必有一番讲究的。 坟茔里的先人在金鸡洼那头,祭拜的后人在村庄这头,纽结他们的是东河之上瘦瘦的桥。 从前,都是爷爷带着我们一家成年男丁和小孩们去祭拜的,一般女人是可以不去的。我们带上线香、纸钱、鞭炮。我们这些小孩子都喜欢拿香和纸,比较轻;鞭炮是很重的,都留给大人去提。这是简单版本的祭祀品,有些人家还会带上鸡、鱼、rou和白酒,我的爷爷总要带上一瓶自酿的米酒,他说他的爸爸就是我的老爷爷就好这口,不带不行。 这些祭品之中,要数纸钱最为讲究的。它是黄色的裱纸,薄而具有韧性,反面比较粗糙,正面很光滑,约现在的A4纸的一半大小。关键是纸上面有两列像铜钱一样的花纹,排列整齐。这两列花纹可是要费一些功夫的,是用圆叉一样的铁管子一个一个敲打出来的,讲究的是那个花纹是从纸的正面敲打进去的,不可从反面。清明以前,爷爷就会坐着门前的小板凳上,背着日光,戴着老花眼镜,指头般厚一叠一叠的细细敲打,足有百来十叠之多,那敲击声就像轻轻扣响天堂的门,想见见他的亲人。他说每个祖人的坟前都要烧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真就奇怪,每到此时十之八九是阴雨连绵,云雾缭绕,让人愁绪满满,难道老天也这么多愁善感吗?细雨纷飞,路上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或举着雨伞,肩荷锄头的村民满面愁容往金鸡洼走去,走在桥上,流淌的河里有三三两两的倒影。我们在爷爷的带领下,带着祭品和铁锹,我们穿过还是一样的水田...小桥...水田,终于来到了金鸡洼的面前。 此时的金鸡洼已是草长莺飞,北坡的灌木,如杜鹃,山楂,藤条,野山茶,金银花,栀子花,外皮光滑的粗糙的争相露脸,尤其是那红的像火一样的月季花。临时走出的小径上,令不妨的被带刺的藤刺拖住了你的裤腿。灌木之上,松杉之巅,许多鸟雀叽叽喳喳不停欢叫,白头翁,麻雀,燕子,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争相斗唱,一不小心,会有一只山鸡从你的脚下飞蹿而逃;地上铺满了落下的松针和杉树的尖叶,枣红色的柔软如丝,脚踩上去有飘忽的感觉。最惹人双眼的是坡面一簇一簇的杜鹃花,恰到好处的高出身边的其他灌木露出脸来,花儿是淡淡的,露出养眼的红。 花儿为谁而开?鸟儿为谁而鸣?是为山头的一座座坟茔?还是为迎接赶来的亲人,让他们少些愁绪? 先人大都葬在北坡,杜鹃花旁,郁郁青青的松杉树下,每一冢都同一地朝向北边,就是为了能让他们能天天注视着不远处的村庄吧。 爷爷带我们来到一座坟前,没有石碑,更没有碑文,坟头的正面是一个近似三角的半圆形,地上有一个不大的石板,背上一条长长的脊拉向后面并收拢,两边是堆砌的泥石。相当于一个三角体,前高后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