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_第二百六十五章 万世一系天皇家族的终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万世一系天皇家族的终结 (第1/1页)

    在新华夏终于占领了苏伊士运河以后,大明也清除了荷兰在印尼的主要军事力量,荷兰总督范斯特代表荷兰政府以及殖民地当局签订投降书。

    新华夏与大明联手控制了太平洋,印度洋,但是其中还有一个如同眼中钉似的存在,那就是日本。

    对于这个胆敢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造反的小不点国家,腾出手来的大明也不打算容忍了。此时,日本在朝鲜已然有超过20万的军队,已经几乎控制了全部的朝鲜领土。越过鸭绿江,可就是大明的领土了。这对于大明来说,可不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此时,可不是新华夏求着大明,而是大明强烈要求新华夏协同对日本的作战。

    新华夏原本对于大明先前自私的行为就颇为不满,自然是不可能轻松答应大明的要求。不过大明也不是无条件要求新华夏的协助。大明提出,下划线不用出动陆军,只要派出海空军协同作战即可,作为补偿,大明愿意再次加大力度放开对新华夏的移民数额的限制,愿意在十年之内,每年放开五十万的移民份额。

    这些年,随着新华夏与大明交流的日益紧密,大明民众对于同文同宗且十分富庶的新华夏生活自然十分向往,每年申请移民的人口都在上百万。

    若是在以往,大明人口原本就众多,有限的耕地也无法容纳如此多的人口,对于移民还是持支持态度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首先是国内工商业的发展急需大量劳动力,海外殖民的需要,也需要大量人口,因此,大明开始对人口外流进行控制,尤其是针对华夏联邦的移民配额限制尤其严格。为此,与以新华夏为首的华夏联邦产生了许多矛盾。

    因此,大明主动放开移民配额,新华夏还是相当开心。在此时,人口可就是国力。终于还是同意了与大明联合出兵的要求。

    大明其实也不想将军队耗费在贫瘠的朝鲜半岛上。为此,与新华夏联合制定了海空军迫降日本的想法。

    1636年初,新华夏与大明发布了联合公报,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将军队撤退出朝鲜,赔偿朝鲜的一切损失,否则将联合对日本进行打击。

    岛津齐兴早在接到西方庞大的联合舰队在巴拿马运河遭受重创的信息之后,其实就已经明白了自身的糟糕处境,对于日本的败亡已经有所预料。

    然而,他是一个意志坚决,或者说是相当顽固的人。他一直在试图以自己掌握的新兴的空军力量来扭转乾坤。然而,凭借着强大的工业实力,新华夏将他的幻想狠狠破灭。为了困兽犹斗,日本将飞机制造技术外流,试图分散自身的压力。

    然而,从技术图纸转变成实战的武器,还需要时间,新华夏与大明显然是不愿意给日本这个缓冲的时间。

    仅仅不到一年半的时间,新华夏与大明就对其所代表的日本政府提出了最后通牒。

    若是单纯的投降,仅仅是撤出在朝鲜的军队,甚至赔偿朝鲜的损失,岛津齐兴都可以接受。但是,公报还有更苛刻的条件,那就是,日本废除天皇制度,天皇发布人间宣言,自身贬黜为平民阶层。岛津齐兴为首的政府及军队主要官员,接受大明与新华夏的审判。

    这可就太过严厉了。首先将自己为首的日本现政府及军队要员,交给对方审判,无疑是将自己的性命交到别人手上,这是岛津齐兴等人不能接受的。

    而天皇为首的皇室,一贯宣称自己是日照大神的后裔,是神在人间的代表,已经成了普通日本人的信仰,即使是天皇被幕府cao控了近千年,这一点也从未被改变,事实上,这也是天皇家族能够沿延续下来的重要原因。

    所以,以岛津齐兴为首的日本政府不出意外的拒绝了新华夏与大明提出的公告。

    新华夏与大明对于日本拒绝了公告的要求并没有感觉奇怪。

    1836年3月,新华夏与大明组建了一支以28艘航母为首的庞大舰队兵临日本东京。

    日本知道此事已经濒临绝境,但是却已然试图困兽犹斗。日本仅有的海空军对着这支庞大的联合舰队发动了自杀式的攻击。

    舰队显然早有准备。

    新华夏最后一台雷达发挥了最大的作用,在雷达的指引下,联合舰队战机往往在日本战机还没有抵达战场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敌人,严阵以待。

    新华夏与大明的海军航空兵所驾驶的飞机已经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绝大部分飞机都是战斗机,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压制日本的战机。相比较日本的战机,新华夏研发的战斗机由于装备了双发动机,速度更高,且机动性更好。并且,进行了阵型训练,就是最简单的双机编制,一主一僚,协同作战。

    战机先进,编队合理,最重要的就是,数量的绝对优势。先和舰队出动了一千六百多家飞机,而日本呢,仅仅拼凑出了一支五百多驾飞机的家底,如何能够对抗?

    悍不畏死的日本飞行员在连续三场空战,每场都以全灭为代价后,残余的百余架就再也不敢出战了,瑟瑟发抖的躲在地下掩体内,再也不敢出战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