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 政事决议(四)  (第1/1页)
    谥号从商代便有。    是对一个死去人一生的盖棺定论。    谥号分为美谥,平谥,恶谥。    先秦以后,由于儒家独大,实事求是的谥号行为基本没了。    王公大臣旦凡能有资格的谥号的人,要么不给谥号,能给的谥号基本都是平谥或美谥。    极少出现恶谥的例子。    也只有那些罪大恶极之徒,能过得恶谥的殊荣……譬如秦桧。    而放眼整个明代历史,至皇帝,下到百官,授予的恶谥……只有鲁荒王一人。    获得恶谥……那意味着什么?    很显然,那便是遗臭万年啊!    此时的百官才恍然意识到,议谥的权力还在新皇手。    而这个权力竟然被新皇当做武器一样,悬在众人的头顶。    在这样的武器下……那些试图致仕夺权的官员……哪怕想死都要好好掂量一下。    王家彦低头领命。“臣遵旨。”    现在新皇这样的势头,王家彦也不敢顶撞朱慈。    朱慈步下,捡起了吴甘来身边的佩剑,甩掉的了剑的鲜血,而后命人将吴甘来的尸体抬出去。    对着跪地的众臣厉声问道。    “你们……谁还想以死明志!”    “还有谁!”    朱慈的大声质问之下,无论是不相干的其他众臣,还是此刻仍然在跪地痛哭的官员,无不噤若寒蝉。    没人敢回一句。    经此番之后……百官不得不重新审度对朱慈的态度。    那不仅仅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暴君,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新皇的似乎可以轻易的将其他人的内心捏于掌心之。    这种被掌控的感觉令人窒息。    然而……哪怕是不怕死的直臣,在这种压抑的掌控下……也不敢轻易的违背朱慈的意志。    新皇只是十五六岁的少年啊。    这股令人不得不臣服得王霸之气……到底是从哪里侧漏出来的?    惶惶然间一些大臣的心头突然觉得……这才是帝王真正应该拥有的气概啊。    甚至有些真心为大明着想的大臣想着,新皇能有这番气魄,或许大明会有转危为安。    当然,无论如何想,更有再多的话,都暂时闷在心头,此时的朱慈现在极为生气,他们也知道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    那些跪着的大臣们早已后悔死了。    现在他们致仕的话已经出口,圣也已经准了。    算想要回头这又如何能回的了头?而在这之后,还要忍受京诸子百姓的非议。    这种非议足以让他们想一死了之,然而若是……死了,又会遭到新皇恶谥的报复。    对他们来说……这可千刀万剐来的更难受。    朱慈一连串的打击,令他们如鲠在噎,不知该怎么收场。    他们自己也觉得太过于草率和愚蠢。    ……    输了……的确是他们彻底输了,输在了盲目自信,以及认为新皇年幼,执政经验不足    李邦华心里早把施邦曜骂个外焦里嫩。    现在哪还有继续和朱慈对怂的心思,即刻磕头道。“微臣知罪,微臣鬼迷心窍,以至于触犯龙颜,还望圣息怒,允臣戴罪之身为国效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