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章 洛阳、上元、夜(一) (第1/1页)
过了元日,接下来最重要的日子就是上元节,正月十五夜,上元燃灯节。 其实唐时并没有把上元节做为官方正式的节日,但是民间却是当做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来庆祝的,因为是刚过新年,做为春节的延续,上元夜依旧是最为热闹的一个日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官方也把上元节当做约定俗成的节日。在正月十五前后三天规定取消宵禁,从而成为人们展示盛世活力的最好舞台。 每年的上元夜官方都会组织大型的活动,包括点灯,或者叫做“燃灯”——这是佛教的说法,杂技、舞蹈、武术、舞马等盛极一时的表演都会粉墨登场。 开元二十三年的上元夜,玄宗皇帝已经命人在皇城的端门前面开辟了很大的一块场地,周围是将近万步的戏场,专门组织来自全国各地或者说是天下各地的艺人登台表演,显示皇族与民同乐的胸怀。 一般这时候玄宗皇帝都会露面与臣民同乐,但是为了安全的考虑,并不会真正地让玄宗皇帝走到民众中间来,因此绝大多数洛阳的民众是没有机会见到圣人容貌的。 然而,上元夜的端门依旧真正是当晚整个洛阳城最热闹繁华的所在。 其实在洛阳城的各处,都有不同的晚宴或者聚会之类的活动在上演,亲朋好友、生意伙伴、官员商贾都聚在一起,为了不同的目的走到一起来。有诗会,有舞会、有酒会,各种各样,几乎整座城市的市民都出门去逛集市,看舞龙、舞狮、猜灯谜,显得十分热闹。 夕阳才刚刚落下去,各地的表演已经开始,热闹的气氛开始渲染出来。上元夜最重要的活动——赏灯已经开始,各个坊中乃至洛阳城中的主干街道上都已经挂出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样式新颖,花样翻新,一个比一个精致完美。 每年这时候都有好事者会评定各处各家的灯笼,名次就会在次日出来,流传于城市各处,对于夺得魁首的那家,这绝对是无比骄傲的事情,走出去都会考: “某家的花灯可是夺得过洛阳的魁首的,这可是天下第一等的美誉。” 晚宴开始的早,李家上上下下从老太太到家人、丫鬟、仆人等几乎百十人口,规模巨大,在上元节的晚上是十分热闹的。其实全家坐在一起能感觉出一种亲切的熟悉的氛围,也许这就为幸福。 外面的院子中有人忙碌着,有孩子在院中奔跑,挑着灯笼来回打闹。有的人手中的灯笼在打闹中“轰”的着了起来,边上的大人紧忙把孩子拉到一边,还没等孩子哭起来就替他换了一个新的。 上元节的前几天李府上下也制作了不少的灯笼,上元夜前都挂了起来,从大门直到后院,整个府上灯火通明。 但是好看的依旧在热闹的街上。各式各样的灯笼怕是不下万种,这上元夜的灯笼点缀着整个洛阳城,灯火点点,光怪陆离。 洛阳的今夜是一个不眠夜。 李府早早的吃了家宴,就准备全家出门。老太太年纪大了,困的早,热热闹闹的家宴过后,嘱咐其他人出去时要小心,同时问了有哪些仆人跟着一起,以确保安全。老太太最关心的还是李清,反复叮嘱花解语看好李清,须臾不得离开她的视线,同时有两个小丫鬟和几个仆人跟着。最后花解语再三保证了,老太太才放下心来。 李仁济有宴会要参加,带着仆人早早的出去了。李瑞在刘氏的示意下双双出去看了花灯,没有能带李瑞一起出去。老太太让人套了马车送到门口,解语把李清包裹的严严实实,在车上铺了厚厚的被褥,抱了李清上了马车,回头跟老太太说道: “老太太请放心,我带小郎君去端门前看看,玩上一会儿就回。” “早去早回,清儿晚上睡的早,在他困之前就回来。”老太太道。 “是。”解语答道,其他的丫鬟仆人也应下了。两个小丫鬟同解语、李清同坐在车厢里,两个仆人赶着马车出了李家。 这时候的修文坊同样到处是灯笼高挂,灯火通明。道路上花灯如织,连绵开来犹如浩荡不灭的流火。因为取消了宵禁,平日里晚间绝迹的小商小贩都出来了,高声叫卖、呼声揽客,期间还有流动的人群,来回表演的队伍,敲锣打鼓,热闹非常。 上元夜逛街的一个大的节目就是猜灯谜,很多的灯笼上都写着不同的灯谜,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会三五人聚在一起研究这个谜面的谜底是什么,另外的谜面又是什么答案。有些灯谜是有奖赏的,答对了就把奖赏拿走,颇能引起游人的兴趣。 出修文坊右拐直去端门还有不近的路,但是在百米宽的主干大街上满是人群,有专门的大户人家搭的灯棚,悬挂着五彩纷呈的灯笼,上面布满了或易或难的灯谜供人去猜,灯棚下面有专门的人在照顾着,里面的烛火快要燃尽的时候就及时换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