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钿碎_第一百八十三章 隔墙有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三章 隔墙有耳 (第2/2页)

,门右侧的墙上开了个一人多高的小门。从大门正对面的墙壁后隐隐传来声音,谷得昭先到门边,听了听,微微拉开条缝,见真的没人,便转回身,耳朵贴着墙听起来。

    “陛下,李闵太过无礼,身为禁军将领为国出力是理所应当,可是他现在推三阻四,明显就是没把大宋,没把陛下放在眼里,臣请陛下降旨,革去李闵的军职,交廷尉处置!”

    这是崔万安的声音,八十多岁了,依旧中气十足,从谷得昭第一次进东都的时候起,这个老家伙就是朝中的重臣,从文到武,从尚书省到中书省,就没有这个老家伙没做过的,门生故吏更是遍布朝堂,很多人都说大宋的崔家就是先汉时候的袁家,能有这样的权势,这里头一大半是这个老家伙的功劳,几经变乱,无数人头滚落,他的官倒是越做越大,可要说为国出力,谷得昭更看好先皇后所重用的那个张华,便很可惜张华这个人治国一等,为人一等,处事却是末等,一个寒门出身的竟然也卷到朝争里头,结果如何?先皇后一倒,他也跟着满门倾覆,只有一个还没成年的小儿子流落在外不知所踪,这个世道,八成已经被人做成rou汤吃了吧!

    “崔老大人此言谬矣!”

    这是新任的中书侍郎崔茂,原来是个小小的太祝丞,不知道踩了什么狗屎运,搭上了邺王的线,一下子跳到凤凰池里。他虽姓崔,却是出自河东崔家,而那位朝里的不倒翁是河内崔家,河内崔家出自河东崔家,可是近年来,那位崔大人如日中天,连带着河内崔家压了河东崔家一头,虽说一笔写不出两个崔字,可朝廷里的官位就是那些,有人占住了,有就人没占住,天下钱财就那些,有人多了,就有人少了,谁能心甘情愿的看着?一来二去,本来就说不上和睦的两家更是对立起来,随着踩了狗屎远的崔茂进入中书省,这场戏就越来越精彩了。

    果不出谷得昭所料,崔茂话还没说完,就有人道:“黄口乳子也敢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

    崔茂的孙子都有了,真不知道被人叫成黄口乳子,他现在的脸色回是什么样的。

    谷得昭一想到这些平日里看上去温文尔雅的世家大夫们像狗一样的自己撕咬起来就兴奋,以至于自己的事都差不多忘了。

    “治国不以纲纪为先,如今陛下传令李闵出军,他推三阻四便是目无君长,理应下廷尉治罪,若是不处理他,朝中人人都效法李闵的所作所为,有事就和朝廷讲条件,我大宋的纲纪何在?陛下的威仪何在?难道真如他所愿,将陆浑的军政之权都放给他吗!”

    谷得昭心道,原来如此,李闵这小子还真是找死!大宋初建就防着大权旁落,所以才会重宗亲,封建诸王,他一个外人,还是个小小的突骑督竟然想到陆浑的军政之权?!这胆子也真是大,也就是现在这个时候,若是先帝在,根本就不用议什么,直接砍了。

    “何大人?说的没错,治国当以纲纪为先,可是不能不考虑实际的情况,李闵将军所说也是实情,陆浑张家经营日久,上下官吏,平民百姓无不为张马马首是瞻,若是不给李将军放权,怕就算是平了张家,陆浑也不会重建秩序。请万岁明见!”

    崔老大人咳嗽一声,道:“陛下,我在大宋百姓是好的,大多是被张家民迫不得已而为之,相信只要朝廷大军一到,他们必定缚贼来见,而国之纲纪不能乱,乱了,天下就会跟着大乱,请万岁明见!”

    没人再说话,过了一会儿,马衷道:“杨大人怎么看?”

    马衷的语气很和缓,谷得昭了解马衷这个人,能让他这么和缓叫一声“杨大人”的也只有出自弘农杨氏的大司徒杨赞,他是先帝的老师,曾受托孤之责,平时也不大说话,连朝会也很少去。

    杨大人道:“朝廷纲纪不能乱!”

    谷得昭早料到他会这么说,无论杨家还是崔家维护的都是仕家之权,别的就不大上心,不然皇上怎么会用自己这些走狗呢?李闵这小子真是昏了头,竟然起去动仕家的东西,果然是个寒族出身的小民!

    “不过!”杨大人道:“小李将军所说也有道理。还请陛下慎重行事。”

    谷得昭没听到杨大人再说话。

    马衷道:“齐王,邺王怎么看?”

    谷得昭把个激灵,耳机紧紧贴住墙面。

    “李闵这个要求确实失了本份,不过他出身寒门也情有可原,陛下训斥他一下就是了,毕竟大乱刚除,朝中多事。”说话的是邺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