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_第118章: 征税方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8章: 征税方法 (第1/1页)

    听到“岁入须达两千五百万两”这个巨额标准的时候,吴甡整个人都惊呆了。

    要知道去岁太仓不过入进一千五百万两而已,这还是在征收三饷的前提下。

    如今太子已经彻底免去三饷,在此之上还要比去岁多收一千万两。

    就算不是好高骛远,也是有些不切实际,达到这个定数谈何容易啊?

    “三饷”可是占到岁入的三分之二,刨去“三饷”,岁入只剩下五百万两而已。

    若按太子要求,便要在此基础上多征两千万两的水银,光是想想都能让吴甡一筹莫展。

    太子欲加征商税、海税、矿税,用以“三税”来代替“三饷”。

    这个想法虽好,可实际情况决计不容乐观,各地的商人都不是好伺候的主。

    连太祖皇帝亲自定下的三十税一的标准都达不到,让他们多交税不啻于白日做梦。

    太子还是年轻,尚且不知那些地方官员早已与商人勾结在一起,加税政策没等落实便会成为海市蜃楼之策。说是自有办法,不知道具体能有何等高超襙作才能。

    为朝廷赚钱,这事搁到谁头上都会难办,幺鸡也不会为难自己的左右手,更何况“左手”就是个残废,根本就指望不上,便继续说道:“畿辅地区解决一千万两,余下一千五百万两由各地分摊。根据东厂的报告,连日来的抄没所得已超过三百万两,其余六百余万两很快也会集齐。各地分摊的部分,本宫自会从中帮衬,爱卿不必多虑。”

    在即将达到山穷水尽地步的时候,不得不说,抄家倒是一个能够快速增加岁入的好办法。

    可外埠的官员并不比高度集中的京城多,依然使用这套策略只恐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吴甡想不出还有什么途径能够实现太子的要求,距离年底仅仅剩下九个月多的时间,时限较短,任务沉重,阻碍极大,看起来很难做到。

    幺鸡心忖:勋贵是第一波,百官是第二波,某些人是第三波,抄完这三波,从京城抄出的金银总额差不多就应该能达到一千万两了,如果真的不够,还可以从紫金债券里借贷一部分。

    抄完自己姥爷家,就抄了准岳父的家,本宫真可谓大义灭亲的典范呀,非常值得后世学习!

    外埠的一千五百万两份额,捐赠对象早已确定,等肃清畿辅地区就能打野了。

    幺鸡秉持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原则,接着憧憬道:“今年的既定岁入并不难完成,难的是明年,本宫预计明年岁入将达三千至三千五百万两,我大明的太仓岁入将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两位爱卿还须齐心协力帮助本宫!”

    岁入达到三千万两的话,眼下朝廷所面临各种危机,不论来自内部还是外部的压力都将得到大幅度的缓解,可以说朝廷岁入直接关系到社稷存亡。

    按照训练一名合格士兵每年需要七十两银子来计算,增加五百万两银子就能多训练出七万精锐,在清军频频入塞劫掠的情况下,这支部队或许能够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哪怕三四个步兵折算成两个骑兵,那也能组建出来大约两万骑兵,钢正面可能不行,但绕后包抄打嘿枪绝对妥妥的。

    要是两个兵种兼得的话,也能有一万骑兵和三万步兵,如若能够形成战斗力的话,相当于两个勇卫营,加上黄得功所部,怎么着也能活活刚死皇太鸡麾下的两旗人马。

    好吧,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这五百万两银子还没落袋,幺鸡就开始畅想怎么花掉这笔钱了,也不知道户部尚书李待问会作何感想……

    大怼朝的战略优势是什么?

    人多!

    大怼朝的决胜武器是什么?

    充值!

    大怼朝怎么充值?

    一边抄家,一边挖矿,一边征税。

    三只手都不能停,要做到但凡有喘气的,就要给大怼朝创造价值!

    一年多码四万人,帝国坚持五年不崩猝,就能码出二十万精锐之师,算上不断消耗,怎么也能剩下五到十万人。

    这特么再怼不死大辫子,本宫就接着码人,一直码到能活活怼死对面那只鸡为止!

    这个世界上注定只能有一只获得胜利的鸡,为了这个关乎生死存亡的目标,本宫要坚持不断码人!

    单兵战斗力低不要紧,可以用数量优势和高科技武器来弥补。

    作为无耻战术的开创者和倡导者,本宫的敌人很快就会尝到这种战术的强大威力。

    啊~哈哈哈哈……

    吴甡听了太子所设的新目标,再次震惊到石化状态,他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接住话柄。

    今年这两千五百万两还没着落,太子就开始打算明年的岁入了。

    那可是三千万两啊!

    不是三千万棵白菜!

    这内容要是放在朝会上说开,群臣非得惊诧到开锅不可。

    即便能够勉强完成,只怕也要刮地三尺,该得罪的都得罪光了。

    若是完不成定额,那就等于直接得罪了太子,今后都不能得到重用了,说不定还会轻则致仕,重则问斩。

    让吴甡没想到的是,太子还没说完:“从后年开始,朝廷岁入须稳定在三千万两以上,只有维持在这个水平之上,才能应付各方面的支出。”

    薛国观表面不动声色地虚心听讲,心里暗笑:怎么样?你以为做太子的臣子比作陛下的臣子更容易?这回知道了吧?这次辅可不是谁都能当的,更不是谁都能做上来还能坐稳的!

    三千万两!

    我的天呐!

    比今年岁入要增加整整一倍!

    要么太子说错了,要么老夫听错了!

    薛国观开始还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太子将这个数额说了两遍,才敢确定下来。

    早知道是这样的重担,适才还不如找个理由溜之大吉算了,唉~!

    恢复心虚之后,吴甡觉得“好高骛远”这个词已经不足以形容这位太子爷了。

    或许用胡言乱语或者信口开河之类的词汇更为合适一些,反正已经彻底偏离实际情况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