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雷劈的高人 (第1/1页)
“柱子,你在我们白云观干了几年?” “过了今年,就七年了。” “你入门比我早,怎样,都习惯了吗?” “观主和小道长你待我很好,乡里人都羡慕我呢。” 柱子憨厚的笑了笑,挠了挠头,手脚无处摆放似的,高大的身子躬着,神态温顺。 老实人, 真老实。 老实到背后阴人,还可以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这演技,影帝级别的。 傻到深处自然黑。 李达深深看了对方一眼,“你去忙吧。” “哎!” 看着他的背影,李达真想、真想一板砖拍上去。 “好徒弟,众生都在等着你度化呢,”曹道长在不远处叫道,挤眉弄眼,还比划了个数铜钱的动作。 李达笑了, 师父贪财, 师弟jianian猾, 帮工厚黑。 所以,谁是凶手? 山下的乡子有七个,梁乡最富,周庄最穷,黄庄最远,黄老太,就是黄庄的地主婆。 李达去了周庄,泥泞的山道很难走。 这个地方,山多人少、丘陵密布、耕田不多,活不下去的人,只能出去讨生活,鼎鼎大名的徽商就是这么来的。 而没本事出去的,就只能在这里熬着。 破旧、艰难、困苦,在梁乡还好些,在周庄就真的是一览无遗。 瘦骨嶙峋、躺在地上的老人。 跟劣田做斗争,最后败下阵来,坐在田亩上叹气的汉子。 饿的捂着肚子哭的孩子。 李达终于明白,柱子说过的还行的意思了。 毕竟以曹道长的贪财程度,工资是不可能发的,这辈子都不会发,包吃包住就不错了。 柱子家里没人,李达的记忆中,他好像也从未说过自己父母的事。 李达将鞋底的泥在石头上蹭了蹭,来到一间挂着红布的门前。 从古到今,干这门生意的,貌似,都喜欢红色。 他敲了敲门。 女人打开了门,诧异的瞧了李达一眼,“生客啊。” 李达很难想象,眼前这个中年妇女,就是猴腮脸口中,能与杭州名妓相比的周寡妇。 “捶腿儿还是走马上任,”妇人态度不算很好,这也在预料中,街边发廊和会所的服务水平,还是有差距的。 “还挺专业,”李达忍不住吐了个槽。 “嘿,也是跟人学的。” 眼看着对面妇女解开系带,露出半截粗大腿,李达赶紧叫停。 辣眼睛! “我来打听点事。” “打听事儿?”周寡妇露出些许戒备,“这破地方可没什么好打听的。” “柱子你认识吧,”李达从口袋里摸出十来枚铜板,按在桌面上。 “那憨货,嗨,谁不认识。” 妇人渐渐放松,看了看桌面,挤出一丝笑容。 “他在你们乡里,很有名吗?” “仗着一把子力气,白云观里做工,其它也没什么。” “最近他有没有跟什么外乡人接触?” “那倒没有,这破地方,谁没事跑这里来。” “没有了?”李达晃了晃荷包,铜板‘叮当’做响。 妇人咽了口口水,道:“还真有个传闻,晚上,大晚上,他家门口有敲门声,但是没见过什么人。” “敲门声,什么时候的事?” “七天、还是十天前,不是这几日,但在这个月里。” “没有了?” “他的事倒没有了,只是隔壁老陈家的鸡被偷了一只,垛子里有一股sao味。” 白云观 “柱子,你过来,”曹道长朝着对方招了招手。 “观主,你找我,”柱子放下手中镰刀,憨憨的走了过去。 曹道长将对方领到祖祠,祖祠棚子外搭了锅灶,按照前任观主的说法,让祖师爷也闻闻味。 “柱子,最近身体没事了?” “没事,观主您的药很好使。” “区区黄皮儿,敢迷贫道的门人,简直是找死,等贫道哪天抽个时间,亲自下山帮你收了它!” 柱子脸色胀的通红,结结巴巴道:“谢谢观主。” “小事、小事。” 曹道长拍了拍对方肩膀,又不经意的道:“对了,我让你义庄上香还愿的事儿,就别告诉你师兄了,你看,你霉气去了,你李师兄却撞妖了,这事你跟他说,他心理不得有疙瘩啊,日后成了观主,不得给你穿小鞋啊。” “师兄他不会这样的,”柱子忙辩解道。 “不管会不会,别胡说八道,”曹道长加重了语气。 柱子重重的点了点头。 “老道我最喜欢的,就是你这老实的性子,等哪天也把你收入门。” 曹道长背着双手,哼着小调走了。 柱子呆呆的看着棚子里的十几张破牌位,灵牌上还挂了个匾。 四个大字, 薪火相传。 柱子憨厚的脸上,渐渐露出一丝不正常的狰狞。 道观不大,却是附近几十里最好的营生。 不纳税,不交粮。 凭什么,轮不到自己。 曹老道,半截身子入棺材。 李达,毛都没长齐。 猴腮脸,只一张烂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