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6章 佳偶成 (第1/2页)
景元四十年七月二十,是当今四皇子祈王赵琰和东临侯的嫡出小女儿荣宸的好日子。 到了掌灯时分,祈王府仍然热闹非凡。偌大的后院到处喜绸高挂,相对而言则安静许多。 阿凝身着厚重的亲王妃礼服,盖着喜帕规规矩矩坐在榻上。也不知过了多久,她觉得脖子都僵了,身边仍然没动静。 一旁的喜娘忍不住提醒道:“王妃宽心,王爷很快就会过来了。” 阿凝觉得很饿。早上应该听从肖嬷嬷的话吃点东西的。这会儿,尽管这屋里香味儿浓郁,她还是能从中辨出丝丝糕点的甜味儿来。 很想吃,但是她必须忍住。她可是立志要做个贤内助的,不能像过去那样时常撒娇任性了。 好不容易,门外终于有了声响。 屋里的丫鬟婆子包括喜娘,都纷纷齐声拜到:“王爷!”然后是一声低醇温和的嗓音,“起吧。” 阿凝心头一跳,放在腿上的手指忍不住轻轻抓了一下。 赵琰一眼就看到她的动静,唇角微微勾起,不紧不慢地渡过来,最后停在她面前,视线落在她黑红双色的礼服宽袖下半掩着的雪白细嫩的手指。 她的手指几乎跟十二岁时候一样细,只变得更修长了些,如一根根水灵灵的竹笋,指甲上没有丹蔻,而是粉嫩的自然色。 他下意识的就想捏在掌中好好把玩一番,喜娘见他伸手,以为他要揭喜帕,便立刻递过去一杆喜秤。 不知是不是她感应到了他的目光,那双手往宽大的袖口缩了缩。赵琰笑了一下,心道,再缩都没用,今夜,什么都是我的。 鸳鸯戏水的喜帕翩然落地,满头点翠珠钗的新嫁娘微微抬起头,室中响起一阵吸气声。经验十足的喜娘竟然连吉祥话都忘了,一时呆了。 有少数见过荣六姑娘的人都道,这位姑娘生得倾城绝色,见了她,才晓得什么叫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也才晓得,过往的一切美人都不过是世间俗物。 先不说别的,只那双璀璨的眸子,顷刻间就能让人失了心魂。这一屋子女子尚且如此,更遑论男人了。 屋里唯一的男人,祈王殿下,这会儿眯了眯眼,暗暗掩下忽然粗重的呼吸。 他想亲她。 阿凝望见的便是男子一双幽深如夜的眸子,似乎比平时更黑更亮。 喜娘醒过神儿来,连忙伺候着两个人喝合卺酒。待礼仪都结束之后,喜娘带着其它丫鬟都退了下去,王妃的贴身丫鬟锦珠留下。 原本宾客还要闹洞房的,但祈王直接把这个环节给砍了。赵琰对人向来保持几分疏离,加之如今威严日盛,也没有哪个敢闹着说一定要去洞房里看新娘子。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这小王妃的脸最能招蜂引蝶,他可要好好藏着,最好永远不要再见到别的男人才好。 锦珠扶着阿凝绕到西边儿的**鸳鸯戏水屏风后面沐浴更衣。 进去那屏风时,阿凝双眸璀璨地瞧了他一眼,男人的心仿佛都瞬间被照亮了,唇角是忍不住的笑意。 按理说他还得出去应付宾客,但他一点都不想走。外面有陈匀回禀的声音,气喘吁吁的,“殿下!皇上和皇后娘娘到了!” 赵琰只好起身,临走时吩咐立在外面的染月,“去端些甜点进去。” 前院里,景元帝和文皇后双双驾临祈王府,赏赐如流水一般抬进了祈王府。在场众人都在心里嘀咕着,如今这祈王水涨船高,皇上抱恙在身还亲自驾临,这样看重,不会是要立他做太子了吧? 原本即将要散的喜宴因为帝后的到来又添热闹,直闹到月上中天了才渐渐散去。 赵琰送完了景元帝和文皇后,这才不耐地皱了下眉。 站在权力的顶峰的人就这样,可以肆意折腾人,人还得感恩戴德。 想到如今在纷雪楼里等着自己的阿凝,他心头满是甜喜,无声地笑起来,转身大步走向后院。 却说阿凝沐浴之后,盘起的墨发尽数垂下,编成了一只松散的辫子垂在左肩。身上的所有首饰之物都尽数褪下,浑身上下只着了一件如云如烟的藕合色白玉兰散花纱衣。 她走出屏风时,身影正好映在对面的紫檀木缠枝莲花落地底座的大镜子上,脸立刻红透了。 “姑娘,殿下派人送来了甜点。您不是饿了么?”锦珠道。 阿凝感觉自己身上光溜溜的跟没穿似的,又望着满室的通红,心头就跟揣了只兔子似的,忽然紧张起来,哪里还吃得下? 总觉得,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她有点后悔没有仔细看姜氏给的小画册。 她遣退了锦珠,一个人坐在梳妆台前发呆。那镜子上面也贴了大红的喜字,到处都提醒着她,今日是她人生转折的日子。 在赵琰看来过得很慢的时间,在阿凝看来,便是弹指一挥间。 她觉得自己还没做好准备呢,外头就有跪拜声,“王爷!” 赵琰大步走进屋,脚下一顿,回头朝她们道:“站远些。” 陈匀立刻领着一干丫鬟婆子和内侍,立得离新房更远了。 赵琰掀开大红的帐幔,走近内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