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纪事_第二百五十五章,归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五章,归营 (第4/4页)


    春天万物生发,心情也生发的日子开始了。

    ……。

    梁山王驻大军的地方,每年都变。这附近看似无边无际,但拘束于一定的方圆之内,也就只有那么大的地方。

    今年他避入幽谷,四面有通道,谷侧有高山,他的中军在山上,各郡王大军环绕四面,把深谷填得满满的。

    袁训和辅国公等人赶到,只花十天左右。谷外积雪没有退,谷中却早已春意融融,有一枝早露头的花苞,上面有一点淡红。

    深吸一口气,袁训觉得浑身精力用不完。又见到姐丈大旗在视力范围之内,回身催促辅国公:“舅父,您倒是快点儿。”

    “还没打仗,你就想跑伤马吗?”辅国公就喜欢袁训年青朝气的劲头,但还是劝阻他:“难道今天到不了?不就在眼前面。”

    年青人总是急的,袁训面对别人四平八稳,在国公面前是小孩子。闻言,在马上晃晃肩头,看向自己营地的目光都是馋的。

    辅国公看着可乐,就故意逗他:“阿训,我像是又听到加寿在哭。”

    “哎呀舅父,您是长辈,怎么总和我开这样的玩笑。”袁训嘟囔:“人家这不是头回有孩子。”

    路上袁训心急火燎的催赶路,龙氏兄弟和他均年青,都受不了他。辅国公就拿袁训开心:“我听到小加寿在哭,”那一天就能看到袁训脑袋回很多次。

    但眺望来路,唯有茫茫。

    再好的眼睛,他也看不到加寿。

    但每每回身一望,却能看到龙怀文。

    龙怀文和当值的军官,一批人年前回家,一批人过年在家,也是十六那天随国公上路。辅国公从没有单独见过他,和他说凌姨娘的事。龙怀文也没有单独去见辅国公,要求父亲解释这件事情。

    父子和以前一样见面,也说话,但以前没捅破的窗户纸已经失去。

    袁训为舅父也好,为宝珠母亲也好,为自己也好,都把龙怀文纳入视线中。

    他们在路上并不是沉默各自扭过面庞,而是每一回目光碰到,就凶狠的撞击几下,像是这样能痛快许多,才把目光各自转开。

    辅国公和别的兄弟们见到,都当没看见。

    辅国公因儿子们,对袁夫人母子有愧,又因有几个儿子勾结郡王,他们犯糊涂以为谋的是自己的世子位,当老子的一清二楚,这分明是磨刀霍霍向着我。

    袁训小的时候,打输了国公就教他,现在更没有管的道理。

    别的兄弟们去年得的军功不小,是他们从军数年里,升的最快一回。但那城也的确有个难打的名声。

    他们兄弟本就八人八条心,胆子最小,总是依附别人的龙七,都是自己心思。龙七若是权势稳稳的高于别人,你看他还依附别人不依附?

    除去龙怀文以外的七条心,都钻在今年再有军功里面。

    袁训给他们开了一个好头,打开他们的眼界,让他们从没有想到过的事情发生,官,居然还真的能跳着升?

    跳得邪乎的升。

    龙氏兄弟攒足劲,都想的是借着袁训这圣眷高的人在,赶紧的升官才是正经。这想法颇有点不要鼻子,不过世家公子们,学的并不是心地善良吧,学的是承担家族,辅佐家主,精明过人等等。

    他们更不管袁训和龙怀文对眼睛,以现在的情势来看,估计打起来,龙氏兄弟不见得帮袁训出手,却会站在袁训这边摇旗呐喊。

    人之上进,魅力何其大也?

    化干戈为玉帛,是因为你有本事。

    粉玉山为齑粉,是因为你有本事。

    甚至,把齑粉重组成玉山,也是因为你有本事。

    现在营门在即,袁训眸子又放到龙怀文身上,眉头一皱,带着不悦模样。

    这不悦直到他见到各营中出来的人,才化成笑容。

    “小袁”连渊从东家郡王营地里奔出。

    各家郡王军兵众多,摆开来,他们根本不可能从营地里见到袁训。但各有旗手,又有瞭望哨,见到袁训过来,旗语一打,太子党们全都出来。

    袁训打马上前,少年们蜂拥而至。像一群朝阳往一处赶,让国公抚须赞叹:“年青就是好啊。”龙氏兄弟露出羡慕,二将军笑道:“父亲,小弟在京里的人缘儿就是好。”

    他分明是夸袁训有一帮同心同德的权贵子弟相交,辅国公却一瞪眼:“难道他出京人缘儿就不好?”

    国公没好气:“你跟他不好?”

    “我跟小弟挺好。”龙二忙陪笑:“我两个儿子最喜欢和加寿玩,”扑哧一笑:“都约下来明年过年还和加寿一起要红包。”

    除去龙怀文不笑,国公父子们都哈哈大笑。龙怀文干瞪瞪眼,他不相信他多年的经营,就此不复存在,他的兄弟们和袁训不和,龙怀文是老大,他起决定性作用。

    当大哥的欺负袁训,兄弟们跟风上来。

    对项城郡王大旗看过去,龙怀文暗骂这是个笨蛋小弟在京中多年,他竟然不知道?

    这真是冤枉项城郡王,袁训母子进京以后,都以为他们母子俱亡,一个死了的人,又天下重名都很多,项城郡王才不会动用自己的眼线,去查这种半吊子消息。

    现在估计他很后悔,可再后悔,袁钦差也凭空落下,默默的揣摩着他们。

    太子党簇拥着袁训,去梁山王的中军。

    “你猜猜谁和王爷一起来的?”

    这里离中军还有二十里左右,眼睛看得到,距离却远。袁训就猜:“小左?”

    “不是,冷捕头让他留下来帮忙,小左恨的骂过他好几回,冷捕头不松口,太子殿下就不答应。”

    袁训左猜右猜,都猜不到。嘻嘻一笑,对少年们道:“你们媳妇?”

    “去你的”少年们嘴上骂他,面上却有些向往。

    “哎,小袁,你当都像你媳妇似的,肯在这里守着你。”

    袁训得意洋洋:“这个,怎么能比。”

    中军营门内,有一个人兴致勃勃望过来,自语笑道:“这个人,还是这么骄傲?”梁山小王爷在他身边,也得意上来,把胸脯一拍:“那当然,跟着我,他就更骄傲了。”

    刚才那人显然不怕他,皱紧眉头上上下下把小王爷打量,像是在说,这关你什么事儿?

    能这样不怕小王爷的人不多,最著名的,就是京中太子党。

    苏先瞪过萧观以后,一拍胯下马,对着袁训疾驰而去。

    连人带马一条直线似的,似水中飘,又似风中旗。龙氏兄弟全看进去,道:“这个人是谁?军中没见过有他?”

    “是哪家郡王新到的将军?”

    辅国公微微一笑:“这就是苏先。”

    “原来是他”

    当儿子的惊奇不已。

    “苏先也这样年青?”

    辅国公进京,会过苏先,对苏先的底细也清楚。他不慌不忙地介绍:“这是太子府中最早有名的人,名气大过柳至和阿训。这个人呐,早年家里是水贼的,两帮火拼杀了他的父母,他才七岁,一个人在水里三天三夜,把杀他父母那些人的船只尽皆凿沉。抓到衙门本来是要杀头,因他年纪小,这案子一拖再拖,最后太子殿下把他收为已用。”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