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纪事_第二百五十四章,暖饱思银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四章,暖饱思银鱼 (第3/4页)

邵氏张氏:“你们说丫头们的事,我也早想到。”

    邵氏张氏感动上来,想老太太年纪大了,越发的经心。再一想,这老太太以前料理家中,就是经心的,从没有错过家人丫头的衣裳银钱。

    “这事儿若是成,我得好好吃喜酒。”老太太精神抖擞:“出京以后,我和亲家太太在船上说话,我说山西这边有几个得力而又年青的家人,亲家太太也有心,猜到我心思,举出好几个给我挑,我说给你们自己挑,到山西再说。”

    邵氏张氏一起点头。

    “等到山西,我见到红花还没有成亲,我想宝珠必然不肯负她。都知道,红花在宝珠面前与别人不同。她一路跟随的,我们进来才听到,又立下许多功劳,舅老爷国公都重赏她,新年的赏钱,又是上上份儿,我当时有存下私心,”

    在这里,老太太一笑:“不是讨你们情分,是我真的为紫花她们着想。我就问宝珠,我说红花你打算许什么人?可不能差了,随便的,红花陪着你有功,紫花寿英等,却陪着我和太太们来,也算有功的人,这办亲事,找一样的人吧。”

    “老太太英明。”邵氏张氏齐声地道。

    红花对宝珠,自然是紫花等人不能相比的。这是外人来看。

    但从老太太角度来看,寿英虽然没在山西立下大功,却一直在她房中。紫花,更是邵氏的得力助手。

    张氏的丫头也一样。

    在她们心里,能和红花一样的办理,这就喜出望外。

    得到媳妇们由衷的感激,老太太更得意。笑容也神秘上来:“你们猜,宝珠为红花是怎么打算的?”

    “自然是得力管事,红花如今是大管事的,不能配错人。”这是邵氏。

    张氏一直比邵氏看书多,见识也多。道:“依我来看,就拿舅老太爷作个比方,老太爷曾任不止一届的主考官,门生无数。就是他家的奴才,也是有官儿的,宝珠一定要给红花配个官吧。”

    “丫头们也能配官?”邵氏从没有想过,这就愣住。

    老太太拍手笑道:“就是这话,好孙婿帐下还能少了将军,就是没有将军,也有几个校尉吧?将军不是校尉升的吗?宝珠要给红花配个大好前程的将军。”

    “哎呀,这也就是宝珠她才敢想。”邵氏又惊又喜:“那我们紫花,也能配上个将军?”

    张氏激上几点喜泪,频频地道:“宝珠想得好。”

    “不过,红花没答应。”在她们喜欢劲头上,老太太冷不丁的又出来这一句。邵氏张氏愣住,有了埋怨:“这丫头,将军还不肯要,她想找什么人?”

    老太太眯着眼笑:“红花有良心,她说当上将军夫人,就要离开宝珠。她要长长久久的跟着宝珠,所以听凭宝珠给她配家里的小子。”

    邵氏张氏默然。寻思着红花对宝珠的情意,和宝珠对红花的心情,只觉得荡气回肠,似梅香一缕,百转千还。

    半晌,两个太太啧嘴儿道:“好个丫头。”

    一件好事情,有深厚的沉淀韵味更足。

    太太们没再说感激的话,但她们长久的品着这件事,那面上似不相信,似感动,似让打动,让老太太心满意足。

    得到最大的恭维。

    满意中,老太太道:“所以宝珠说了,按红花的定例,没有红花不要,就把别人也减一等的道理。紫花等愿意呢,就配个将军,不过紫花生得不俊,未必找个英俊将军。若不愿意呢,就配家中小子,和红花一例。”

    邵氏张氏都道:“有理。容我们去问问她,”又都道:“这是哪儿来的好事情,还得问过她们自己的主张?”

    婆媳三个人相对而笑,笑声中,又把玉珠和掌珠想到。从邵氏张氏来看,女儿在心中永远是最好的。她们挂念掌珠和玉珠的,只是盼着她们以后也能得宝珠这样的得意吧。

    ……

    京中。

    冰雪不比边城差。

    过年也总是热闹的。

    文章侯府一般挂着红灯笼,家人候在门房里,对着火盆眯着眼睛。他是满意的,府中怎么变化,家人不管。

    他想到大奶奶是厉害的,过年不许人吃酒耍钱在当值上,但过年的赏钱却给得充足。

    正满意的呼一口气,见外面走来一个人。

    这个人衣裳鲜艳,但是半旧。大红色绣宝瓶妆花,一看就是好衣料。发上首饰,也还光鲜。金簪子不算最黄,也不算最旧。

    衣裳首饰都不错,就是裙边湿透,她是自己走来的。

    气色呢,因自己走来,又挎个大篮子,气喘吁吁的,面颊红通通的,除去一头汗水,别的倒不算太差。

    家人认得她,忙出来问候:“表姑奶奶,过年好啊?”

    “初二不是问过了,你这奴才,我可没有钱赏你,对了,找我表姐去要,她是我表姐,应该出赏钱。”

    来的这个人,不是别人,却是方明珠。

    家人见过她几回,知道这位说话着三不着两,也不放心上,陪笑道:“我帮您拎东西?”

    “不用,这是我自己蒸的,给表姐的,我自己拎着。”方明珠但是大门上放下篮子,歇会儿酸痛的身子。

    从她家走到掌珠家,又提着大篮子,又大冬天的雪地难走,也难怪她累。

    再带着篮子往里进,行过的家人大多认得她,打声招呼,说奶奶在客厅上,方明珠不用人带,她来过好几回,自己过去。

    掌珠的丫头远远见到她,先往里传话:“方表姑奶奶来吃团圆酒。”掌珠把脸一黑,嫌弃地道:“又来了?就知道她会来”

    丫头见她生气,拿话劝解:“今天正月十六,姑奶奶走娘家的日子不是?安家老太太她们不在京里,大奶奶没处儿去,有表姑奶奶来往不也热闹。”

    掌珠撇嘴:“她是来拜年的?她是来搅和的。”

    说话中,方明珠到了。进来把个竹篮子往地上一墩,墩出声音来方明珠也不管。不用掌珠说,自己找个椅子“扑通”坐下,长长喘口气儿:“累死我了,来看一回我容易吗?”

    “有人让你来吗?”掌珠一动不动,连身子也没有起来过。

    她一直是这样对待方明珠,方明珠不计较表姐的态度姿势,却计较她的话。方明珠大怒:“这不是老祖母不在,你人缘儿太差,自己家里正经亲戚分打堵墙分开,我不来看你,还有谁来看你?”

    把手指头一扳,方明珠怒道:“你自己数数,端午,我来看你中秋,我来看你腊八我来看你,初二我来看你,今天十六,”

    “我家不是你娘家。”掌珠慢条斯理,正眼不看方明珠,只看自己手上的戒指:“再说我还有玉珠在,舅祖父府上过年也要接我,”

    方明珠扁嘴:“这么热闹,你怎么不去”

    “我当家,不能丢下一家的人。再说,我去了,你又往哪里去?”掌珠鄙夷:“可怜你没处儿去,表妹”

    “有功夫可怜你自己吧”方明珠冷笑:“当我好心来看你呢,我就是来看看你的狐狸尾巴”

    “是吗?”掌珠毫不生气,但脊背挺立起来。因为下面的话…。

    下面,方明珠站起来,果然,还是那几句。她撇嘴不屑,和掌珠刚才对她的鄙夷一模一样的力度。

    双眸如探测针,似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