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九章,加寿的大红包 (第3/4页)
目光更冷,对余下的人直直注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话,你们也不知道” 有一个小官员完全弄不懂老侯大举抓人是为什么,悄悄问赵大人:“不怕以后出大事?”赵大人也不懂,但他执行命令的心思很准,回道:“不可问不可问。”小官知趣闭嘴。 要说混混们,因各种原因成为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阴险有,狡狯有,但中间不乏有义气的人。 这话不是单指社会最底层的人,就一定最有义气。而是每个阶级层面上,都有一定的义气人比例,也有一定的坏人比例,不可一概抹杀之。 还是那句话,说白了,自己去相处自己用心。恶者远,亲者近。 他们中有人来围城,完全出于义气。 城头上又掉下一个人头,不用说他的兄弟放声大哭,真心的要哭,假意的装给人看也要哭。哭声大作,另外几帮人早叫出来:“不要杀,不要再杀,我们走” 当大哥的在城上让绳捆索绑,为当众不丢人表示不听老侯指使,但听到这样的话,也就热泪滚滚,哽咽道:“好兄弟。” 老侯颇有得意,他还真会不论时候的炫耀:“你们要感谢老夫才是,没有老夫这一着,怎么能看出来兄弟的好坏” 这得意还没显摆结束,下面的人破口把他大骂,什么脏话全都出来。重点只有一句:“按你说的,我们走但一不是怕你,二来,以后你敢反悔,我们再来” 听到自己祖宗全让问候进去,老侯大怒:“再骂再杀”混混们不再骂,但各自用手势比划出最难听的话,肚子里乱骂一通,有几帮子人这就转身,准备打道回府。 却见雪地中,方圆一百里以内,不知何时,静静有一队铁骑早把他们包围。 这是名符其实的铁骑。他们铁盔甲罩住脸,马脸到马身全披铁甲,稍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这是对付最硬骨头的敌人,他们各有建制,但一般人统称他们为铁甲军。 随着惊呼声四起,恐慌在城下弥散开来。老侯对袁训偏偏头,老侯是赞赏,心想孙婿说话算话,并且,他还真的能随意调动军队。 这种军队,并不是袁训帐下骑兵。他的骑兵在城外休整,也不是轻易就能调来。 袁训回他一笑,又要打趣他:“舅祖父,人已齐集,听凭你使唤。”这句话含糊的很,就有几个官员们满怀讨好,对老侯陪笑:“老大人好权势,好威风啊。” 他们还以为这人马是老侯的手段。 老侯今天承担一切威风和风险,不介意把这事也揽在身上,吓吓混混们也是好的。他大包大揽地呵呵:“好说好说,” 下面混混们炸开锅似的骂他:“直娘贼,你老小子是让我们走,还是不让我们走”那些原先说不想走的人,现在东张西望,也都生出最好就走的心。 有人甚至骂王三:“你说梁山王驻军远,是你说的你说你懂,大军休整,没有各家主帅将令,调不来。也是你说的你还说附近卫所你全打点过,说他们不会来,这全是你说的” “这一队人是哪里来的” 王三也傻住眼,喃喃自语:“卫所的人不会出来,就是出来也会先给我送信,这不是说好的,说好我才煽动他们过来,和官家的人打交道,果然不管红脸白脸,全是说话不算的……” 城头上老侯笑得很开心:“稍安勿噪” 没有人理他。 “不要说话,听老夫一言。” 这就别人能听明白,城下乱中稍有安静。 “让你们走,是我说的,怎能不真不过,走以前,约法三章” 城下完全寂静下来。 “第一,你们往这里,我不追究,但回去各城镇继续作恶,当地官府依法办案,不要扯到老夫头上老夫让你们走,没答应万年你们无事。” “第二,都看清楚看明白,今天把你们就地拿下,易如反掌。但你们家人儿女,从此流落,长大后又和你们一样,倒为不美。这是皇上的仁德,老夫的好意,都给我记牢” “第三,给你们看一样东西,再走不迟” 说过,老侯往后面一闪,而在他后面同时闪出一排人。 强弩长弓,握在数百人手中,瞬间把城头排得满满当当。 下面有人叫出来:“王三这混蛋,我早对你说过龙家的弓箭厉害,你不信,你不信现在好了吧” 龙氏兄弟中以二将军为长,龙怀武面有骄傲,高声喝道:“原地都别动,包你们无事。有乱动的,死了白死” 一声大呼:“放” 城头箭矢怕没有上千的下来。 “嗖嗖” 穿过混混们耳根发线,头顶身侧。这中间有乱跑的人,死伤在箭下。那些不敢乱动,或吓得不动的人,让弓箭洗礼一回,怔忡着毫发无伤。 老侯再闪出来:“哈哈,别当你们在暗,我们在明以后老夫同我的公差但有事情,老夫我也是会放冷箭的” “威风,真是威风啊。”老侯回头就去夸辅国公和袁训。国公和袁训都袖手而站,这一回没有举弓箭,他们见到老侯手舞足蹈,都有了笑容。 没到半个时辰,城下混混们走得干干净净不说,就是刚才的趾高气扬也全都没有。凭他是谁,在铁骑的监视下离开,不敢再生骄傲。 这骄傲尽数到老侯面上,让他直到回府,还不肯丢弃。 老侯先抓住安老太太:“二妹,为兄我刚才实实的高人一等,你没有看到不是,听我对你说上一说。” “说了说了,有人回话说你当大将军,行了,我们早就知道,你走开吧,我在给加寿挑鞋头花样,开春要穿的,”老太太头也不抬。 女眷们全在这里,宝珠含笑:“舅祖父,祖母关心您,让人不时的打听呢。” “我不关心他,钦差不是,得多关心关心我们才正经。”老太太继续挑花样子,目不斜视,坚决不看老侯。 老侯气馁,赌气道:“不听拉倒。”拂袖出门。宝珠让人去打听,红花很快回话:“老大人在会客,那里有的是人奉承他,他说今天饭加宵夜都不进来用,说生气了。” 大家莞尔,加寿见到长辈们全在笑,也乐得滴出一堆口水,笑得一个大胖脸儿。 …… 鞭炮声在大年三十的夜晚喧天般响动,袁府年夜饭早早结束,老太太年高都劝她保养早睡,袁夫人每逢佳节更思丈夫,早回房去相思。 今年要说的话,光有了加寿就好似有一堆的人,就有说不完的话。 又有袁训升的官职已定,京里传来的消息,梁山王父子为袁训力争,袁将军又升官,毫无悬念地越过三品下,直升为三品将军。 赵大人来讨酒喝,说得眉飞色舞:“梁山王多年不曾回京,今年是小王爷成亲,才有恩旨命他回京。皇上说王爷辛苦,赏赐众多,又给恩典,亲自赐婚而且主婚,对王爷父子的话言听计从。” 再大拍袁训肩膀大乐:“不过兄弟你这可就把吏部尚书得罪得更结实,据说他气得摔了杯子。”袁训不放心上:“他侄子在呢,成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