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三章,产女 (第2/5页)
没敢回我话。男人嘛,不风流枉生一场。” “嘿嘿。”三老爷坏笑:“所以我知道你,你撵三叔走,全是装的。” 韩世拓没接他这句,继续道:“说起来古代圣人,哪一个不披着皮。圣人们说,食色性也,但他们见国君呢?见学生呢?这层皮就不要了,就换成新的皮,端庄肃穆了,恭敬安宁了,所以三叔你说着了,我这层官皮,我还得继续的披。” 他执杯在手,对着微漾酒液无意识看着:“三十年我披的是风流游荡,可见书就没有念好,那皮怎么能从早披到晚,从家里披到家外面去呢?” 三老爷诧异,但手把桌子一拍,赞道:“这话说得准确,叔叔我对你刮目相看。” “我说完了,您就不刮目相看了。我今天约您出来,话要挑明着说。前一阵子,我收到萧二爷的信,四妹夫的信,四妹的信。三叔,我不是蒙你,那刀剑真的杀了人!你没听说钦差往这里来吗?” 三老爷心头一紧,但佯装听不懂,而且他也真的没想到钦差是为这件事来的。丢失刀剑的事,现在也没有沸沸扬扬。而且就问南安老侯自己,他的确不是为这个出的京。 三老爷更想不到,他把脸一沉,摆出当叔叔的架势,斥责道:“你胡说什么!钦差与这个哪有关系!” “有关系没关系,小心为上!”韩世拓道:“三叔你走吧,出事就没有你,我顶着!” 他再激昂,三老爷也不信:“索性的,我也对你说实话,你不舍得离开这里,怕我拖累你才打发我走,就没想过,三叔我也舍不得走。” 想想在这里呆的几个月,三老爷不无陶醉:“这地方可真是好啊,和军需沾边儿的都是肥事儿,如今你送神走,没门儿。” “这地方是好,是有亲戚照应!”韩世拓急了:“出了事情,他们照应我还说得过去,不能把我七大姑八大姨全照应进去!” 三老爷稳稳地道:“哪个是你亲戚,你亲戚,对了,连升三级的那个,在战场上呢,哪天下来都不知道,世拓,你还有什么亲戚?” “陈留郡王府是我的亲戚,萧二爷是亲戚。” 三老爷眼睛亮了:“我恍惚听过一句,是你说过还是别人说过,但没听真。” “陈留郡王妃,是我四妹夫小袁的亲jiejie,一娘同胞!”韩世拓鼓起眼睛:“三叔,我全告诉你了。所以,你走吧。你这事把我弄得脸上难看,有事算我自己的,别让亲戚看着我循私弄来一个你,还出这么大乱子!” 把胸脯一拍,韩世拓道:“我送你回去,分家这事,我不答应!” 三老爷到此沉吟:“你小子像是来真的,你这是为披官皮,大义灭亲上来了。”但真的韩世拓肯回去不让分家,三老爷却肯回去。 在这里挣银子不是一辈子的,分家却是关乎到自己下半生,还关乎到孩子们。三老爷就点头,但没忘记敲打侄子:“这回我依着你,但风头儿过去,我可再来。” 韩世拓面上一喜,道:“行。” 这个字才说完,外面泼风般的脚步声出来。叔侄才纳闷儿,这是谁在这里撒野?门帘子一掀,那力气用的门跟着晃了两下。 十几个大汉从门口堵到另一间房外。两个人面容肃然,手执腰牌进来,喝问道:“敢问是韩世拓大人,”又把三老爷的名讳也叫出来。 “是我。”韩世拓还没明白发生什么事,虽然他刚才一直在和三老爷说钦差查案。见腰牌是萧二爷的人,韩世拓忙陪笑:“大人们有什么公干到此?” 大汉面无表情:“大人,我们奉萧大人之命,带所有与丢失官制刀剑有关的人问话!”再一抱拳:“得罪了!” 哗啦一声响,腰上挂的铁链揪下来,往三老爷脖子上一套,扯着就走。 三老爷正醇酒香浓之中,脖子上冷冰冰的就多了个链子,让人拽着连走几步,三老爷急上来:“冤枉,我冤枉!”惊吓之中,仅余的一点儿神智想到自己并不冤枉,三老爷又对着韩世拓大叫:“世拓救我!” 还没喊出第二声,嘴里让塞上一把麻核,这是带犯人时,不让他说话的一个东西。有的解释说是麻绳打出来的结,这样一塞,犯人就不能喊叫。 三老爷以前对别人用过这东西,他自己尝这东西头一回。铁链和麻核,这已经是把他当成重要犯人来对待。魂飞魄散中,三老爷对着韩世拓不住看去,泪水流下面颊。 “三叔!”韩世拓也吓得不轻,但那是他的叔叔,他追在后面就要跟出去。两个大汉把他拦下,阴沉着脸道:“大人,萧大人还有话!” 韩世拓用袖子抹抹泪水:“是。” “萧大人说,凡与刀剑丢失有关的人,全系重犯!但与此事无关的人,依就当差。让大人好自为之!” 大汉们说完,扔下遍体冰凉的韩世拓,大步而去。韩世拓这就不敢再追出去,但痛急上来,把桌子狠狠捶上一拳。 “我让你走,你不走,这下好了吧,这下好了吧……。” 小二们见到大汉们气势汹汹进来,都吓得不敢乱动。直到大汉们上马离开,才嘀咕道:“像带走的是韩三老爷,”就又听到雅间里一声巨震。 “哎呀娘呀,韩大人不会把屋子拆了吧。”过来两个人看,就见到韩大人一个人喃喃。 见到他们过来,韩世拓再呆也不是救三老爷的办法,这就离开。在外面上马,心神全碎得不能拼起。 他本来已经告假,只等萧二爷回话就和三老爷回家,阻止掌珠说分家。但现在三叔让押走,和分家相比,同样是件大事。 石榴还是开得灿烂,但行走在下面的韩世拓目光呆滞。先去看三叔呢,为他寻机开脱,上下打点呢,还是回京? 这对他来说,真是个大难题。 …… 有风吹过,杏花掉落一层。有的树上,可见点点青色杏子。石榴花则开得更为浓艳,为五月装点出它的风采。 天气暖洋洋的,身体好的人早可以换上夏衣。蔷薇花架子上,千繁百红里悦耳鸟声不断,听得人心头融融。 邵氏着件月白衫子,带着紫花在花架子下面做针线。 紫花在絮叨:“不到这里来,想到四姑奶奶过得这般的好。不瞒奶奶说,在京里虽然老太太和亲家太太都说山西好山西好,可我想着背井离乡的,又寄住别人家里,有个名儿叫寄人篱下是不是,但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