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六章,有心解嫌隙 (第1/4页)
小贺医生很快又开一副方子,大笔挥就,也不等着干,就摔给顺伯。【】顺伯功夫好,平平的接住,那上面的墨汁又不多,字迹并没有糊。 “按这个吃吃到人舒服就可以不吃,再吃我以前开的安胎方子,不放心,就等奶奶舒服过来,找我再另开一副。” 他这副大样子,不用说把卫氏红花又气到饱。而余氏方氏唯唯诺诺,是不敢有一个不字。话音刚落,外面贴门的地方就站出一个人,把女眷们微微一惊。 什么时候这里还有外面的男人 这个人是在她们下车前就蹲在墙角的,不但他蹲着,在他后面还蹲着两个。三个人父子模样,见小贺医生总算看完这一家,喜欢的道:“小贺医生,该到我家了我大儿媳妇,认得几个字,会算账的那个,忽然就晕了,也没有吃多,也没有饿到她,我们家开米铺还能饿自家媳妇吗她这一晕啊,这今天的生意就没有人盘帐,您跟我走” 小贺医生点下头,那老汉就欢天喜地,回头叫儿子:“小小子,你脚头儿快,撒丫子快回去告诉你娘,小贺医生往我家来了,让她赶快把今天的账目捡拾到一堆,小贺医生看完,让你大嫂算清爽。” 卫氏和红花这才震动一下。 这位医生,看来还真的是位名医只看他还没有见到病人,不开方子不扎针,说一声我就去,人家就要把个病媳妇再拿好人来使,这位肿着眼泡子,活似富家二世祖的人,只能当他是个名医。 余氏方氏瞥见卫氏红花呆呆看着小贺医生背影,而宝珠的病也看完了,奶奶没事,心情放下来,就不慌不忙地低语解释:“从老国公起,没有人敢驳贺家的方子呢。” 红花答应:“原来是这样。”就见小贺医生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唰”又扭回身。 从顺伯开始,大家一起希冀地看着他,心想他又要说什么。 “我说这天没下雪别火盆子几个的就闹上来。冷了加件衣裳,抱个手炉踩个脚炉,仔细别受风寒,也不要太暖到” 小贺医生的目光只打在红花面上。 红花忙对着他点头,心想乖乖,果然是名医。怎么就一眼认出我是奶奶的贴身人乖乖,名医了不得。 事实上太好认,跟宝珠进来的丫头,不就红花一个。 小贺医生客也不送他先走了,这里大家收拾,请宝珠上轿回去。宝珠在来的路上早想好,就道:“我城里住吧,不是有宅子。” 一场虚惊,宝珠想自己反而趁心如意。到山西后,宝珠就只想住大同府。是为了候表凶。到大同府后,宝珠又只想住城里。是为了舅父。 她这就提出来,心想众人也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国公府里出来的顺伯余氏方氏都只认小贺医生,而宝珠来回奔波并不容易,又有谁能保证她在安胎过程中,不是时常的要看小贺医生 余氏方氏顺伯都说这样最好,安胎稳后再回旧居也让人安心。 郡王妃留下来的侍候人也跟来两个,也插话道:“奶奶说得是,小贺医生可是全山西都有名气,有些人还从省外慕名前来。他家收徒弟很严苛,但出来一个在外面行医,在当地也就能小有名气。不但有名气,还要把他贺家的名声再传扬一回呢。” 卫氏红花也就无话。 本着宝珠现在不能行远路,既然来之,安之最好,大家都答应,余氏方氏就说城里的宅子有人看守有人打扫,东西铺盖也有新的,倒是方便。宝珠听完,又说了一句话。 她盈盈而笑:“我知道肯定是大宅子,但我才有身孕,不愿意多见人。对mama们说过,祠堂里和舅父的房里人争执过,我住母亲大宅子,怕她们又来吵闹,我如今却经不起。有小院儿,一进的那种,只要数个人侍候,倒是安宁。” 宝珠并不是怕多见外人,而是她有了,自己格外当心。再来她一直对舅父家事模糊疑惑,总有点儿由头在心中酝酿发酵,总想打听打听。住城外时不方便,宝珠还想等她胎相稳妥后,让孔青陪着红花进城悄悄询问。 她想住小院儿,既是自己从没有住过的,而且又不声不响,不让国公府的人知道最好。 以上是她的心思。要说她怕什么明枪易躲暗枪难防,她带的人手多,倒不是最怕的。把凌姨娘拿出来说话,也不过是个幌子。 余氏方氏却认真听进去,余氏满口地道:“奶奶想的周到,小小爷还小,不得不防。不过请奶奶放心,奶奶进城,国公府里三两月后,必然会知道个影子,但奶奶的一衣一食都是我们自己收拾,凭她怎么坏心,也动不了奶奶半分。” 方氏笑容满面:“有有,小宅子现成的,也是夫人的嫁妆。” 宝珠对母亲嫁妆成堆早不稀奇,就是卫氏红花听说城里不止一栋宅子,也以为本该如此。这就大家商议往小宅子里去住,又怕带来的五百人住不下,宝珠就叫进队长,意思他们先回旧居。 队长不肯,说郡王妃派他来,就是不肯奶奶左右。奶奶要住小宅子,奶奶住下就行。他的人怎么安置,他自寻办法。 方氏这才知道宝珠的担心,方氏说有有有,有地方。宝珠无话,带着这些人更安全不是,这就上轿,顺伯知道路,赶着车在前面,余氏方氏卫氏红花都在他车上;宝珠轿子在中间,孔青车在后面,车上是郡王府的侍候人。五百人散落开来,装成行人随行跟上。 这是二道街上,街是笔直的,长约两边各十几家。一头街口与长街交集,走不远就是各处热闹铺子,酒楼梳头铺子都有。 又通城中大牌楼,不算太僻静。 见月色上来,街中一家院子里有个妇人走出房,唤自己的丫头:“草儿,对面人家打听清楚没有” 一个小丫头,十五岁模样,生得纤弱,从厨房里出来对妇人笑:“娘子您猜怎么着对面那家人竟然是娘娘的病,捂得紧。我去里正家里问,里正也睁着两眼一抹子黑,我倒笑话他白当了里正。对面那家本无人住,我来到娘子家里五、六年,对面一个人毛也没见过,忽然这夜里来住人,别说娘子要问,就是我这心眼里也担着心。” 妇人颦眉:“就是这话,我正要睡,对面动静出来。夜里安静就听得惊心。草儿,你说假如来伙子强盗,我们这条街可就遭了秧。” “娘子睡吧,爷不在家,我们紧闭门户,又怕谁来我拿把刀进房,不妨事的。”草儿胆子却大,抽出菜刀走出厨房。 菜刀明晃晃,秋月又半晦不明,刀刃上一点光亮如一丝白昼。妇人不能再看,往房里边走边道:“我没有让强盗吓到,倒让你这把吓倒。” 草儿在她后面自言自语:“你当我想握刀吗我也怕。可不拿着家伙,心里寒气不住上来,我怕一夜都睡不着,明早怎么煮饭劈柴” 她还是把刀拿在手里,进房伴妇人睡眠。 对面院子里,宝珠才安坐下来,细细打量房子。她心花怒放,这小院真正的小。小到什么地步,和袁家的旧居差不多,却又没有前面杂货铺子。 这真正是平民百姓住的院落,三间正房,再就一间厨房。院子里月光下能见到小小水井,正有大汉们在打水,厨房里淘米准备做饭给奶奶煮汤。除此以外,一架子绿叶让这几天秋雨打得尽湿,花也没了,果子也不接,看不出是什么挂着。再来两株弯脖子槐树,别的就再没有。 宝珠笑眯眯,这地方真心合她心意。 人都爱新奇的东西,宝珠这个年纪更甚。她见到房中俱是八成新的家什,雕花不显繁琐,没有富贵气象,却清雅高秀,门帘子是细布的,糊窗户的果然是诗。宝珠掩面窃笑,候着端盆水在房里抹床的红花出来,指给她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