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纪事_第一百六十九章,为了玉珠斗诗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九章,为了玉珠斗诗文 (第4/5页)

常大人,说两个书痴成亲,这洞房不见得是好相与的。他们要候到听房已过,才算这亲送到结束。常大人也深以为然,正厅上酒用罢,送走闲散客人,叫上常家的至亲知己门生们,陪着大哥二哥二门里面坐,离洞房最近,方便听房的人来回话。”

    跟来的人们都释然,难怪我们要往二门里,有女眷的地方去。大家掩口互相看着窃笑,这不是为了小袁邀约,早对他们说今天晚上二更以后进不熟悉人的二门,估计大家都得想想再来。

    钟留沛抹把汗水,像是下面的话很好笑,他不是窃笑,却是笑了:“洞房里面先是斗文,这夏天热,窗户开着,外面全能听得到。他们本来是笑的,笑着笑着,就和大哥二哥论起文来,兄长们不敌,”

    柳至也来了,就笑起来:“这是为难送亲的,幸亏这常府再也没有没成亲的公子,不然以后谁敢和他们家结亲事,只怕是没有人敢送亲啊。”

    大家又笑,宝珠也掩口笑个不停。

    钟留沛却急急道:“你别打岔,听我说完。”大家都想是来救急的,先了解情况更好,就都让柳至等会儿再说笑话。

    柳至一缩头:“好。”

    “兄长们不敌,就让人叫我和三弟,又让小子去叫小袁,小子们才走,洞房里就变了花样。”

    虽然没有人想打岔,想听到这一句,花样是什么还不知道,但想想也是促狭的,就都又笑起来。

    笑声中,钟留沛不得不把嗓音略提,道:“洞房里新人斗古文不过瘾,就说时新的更好。三表妹让三妹夫做一百首新词,要句句有红烛。三妹夫想来是做词的行家,慨然说好,但让三表妹做一百首诗,要句句扣住月色,”

    “哈哈哈哈……”

    虽然都约好不打岔,可听到这话以后,还是都笑出来。就数宝珠笑得银铃似的最动听,袁训自己一边儿笑,一边听着呆子小宝的笑声自我陶醉。

    小宝儿的笑声就是好月色了,等下上去让她笑一百声……还是免了,不能乱给别人听。

    大家就忍不住调侃起来。

    “我们要是不来,这一百首做不出来,这洞房也就泡汤,”

    “哈哈,书中自有颜如玉,诗中自有花烛美。”

    “走,”

    嘻嘻哈哈的,声音早传到厅上。钟氏兄弟大喜,本来都正执笔苦思,就都迎出来。不及多寒暄,上厅上一看,袁训等人就都明白,果然事情紧急。

    这个厅应该是二门里最大的,两边还有偏厅。

    正厅上开着四桌酒,钟氏兄弟只有四个人,余下的全是常府的人和亲戚,想来全是通家好,女眷在内厅上开三桌酒,并不下门帘子,并不避人。

    钟氏兄弟,乍一看是势单力孤。

    这还不算,在两边偏厅上,还坐着几十个常大人的门生。常大人曾在国子学里呆过,又当过一任考官,门生有几十个和他走动的,也不能算多。

    袁训等人就笑得更厉害,钟恒沛给他们看香,难怪他们着急,原来这一百首诗,还点着香在限时。

    小小的金香炉,上面一枝子大粗香已经过去一半。

    这种香一枝是一个时辰,是现在两个小时。过去一半,就只有半个时辰,现在的一个小时。再看钟氏兄弟的诗,袁训就明了,常家是真正的书香门第,才有识货的老家人。

    果然,是有几首不好。

    钟恒沛自己也知道,低声都结巴了:“这不是急吗,要凑数。”袁训摆手让他不要急,也不要再说,对着来的人点名:“小柳,去叫人,按我昨天对你说的,”柳至是见到这种阵仗,做诗才最光彩,他早抢过一枝子笔,又取出一张纸:“我做诗,”

    “你不但叫人,还得做十首出来,”

    柳至张大嘴:“啊?你同我开玩笑呢?”按你昨天说的,把人都叫来,我还有时间吗?袁训拍住他肩头:“你马快,再叫姚远,梁良与你同去,快点儿啊,回来路上再把苏先叫出来,”

    “可苏先说他累了,他才从京外面回来,还受了伤,”

    “管不了许多,你看两边埋伏的,今天晚上只怕一百首诗还交待不过去,”袁训把他一推:“去吧。”

    再低声嘻笑:“新人入洞房,功德无量。”

    就出去三个人。

    三个少年都是薄薄罗袍,在夜风中跑起来,袍角儿飞扬,看得常大人不禁微笑。他抚须想,啊,老夫今天这儿子成亲事,估计要成个佳话。

    他的眼睛盯住袁训,定亲那天袁训来到没坐多久,后来探花一中,天下闻名。常大人一直没来得及认真见过他,今天才能细细地打量他。见他正在分派:“每个人尽力的做,不要想着一百首这个数目,香尽以前全做出来,把不好的挑出去。”

    “对对,”钟恒沛总算有功夫抹汗,而且松了一口气。有做的不好拿上去交差,还真的……以后这人丢上一辈子。

    一旁儿早备下成箱子的纸笔,七八个家人帮着研墨。少年们各取纸笔,有流连在厅下面对月寻灵感的,有早执酒杯,边喝边写的。

    这中间,袁训是最稳的那一个。

    常大人点头满意,小五的这门亲事倒是不错。先不说南安侯如今是自己的上司,这袁训现在算自己的下属同僚。

    十三道监查御史,常大人并不完全管辖。袁训更加例外,他是过了明旨,依然在太子跟前行走,都察院的两位左右都御史,南安侯在其一,都是不敢管袁训的。

    从仕途上来看,常大人想自己五儿子这门亲事是好的。

    而从文才上来看,此时来的人,又全是闻名过的才子,这中间探花郎更是出色。常大人就自己个儿的得意,又有亲戚们见到一堆神采飞扬的少年们来帮忙,都夸他娶了一个好媳妇。

    这个时候,洞房重又传出争执声。

    “你说,头一个打仗的人是谁?”这是常五公子的声气,玉珠哑了嗓子。他们两个人争诗写词,写到中间,还没有忘记斗嘴。

    论打仗的人,是玉珠先提起来。玉珠成亲那天,就知道常家的不同。洞房这一天,玉珠是一定会难为丈夫的。她自己难不到,就寻思旁门。五公子是走科举路的,是个斯文人。那兵书呢,他一定不会看。

    别人成亲前,恶补嫁妆。玉珠姑娘成亲前,恶补兵书。

    她才问五公子最早的兵书是什么,五公子回答不上来,是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