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二二章 山雨欲来 (第1/1页)
午饭过后,沈元仁便即带了随从轻装简行,匆匆离去。 沈家人信佛礼佛,春节前去天台山上香祈福是沈元仁多年来的惯例。天台由会嵇山向南尚有两百多里,经过窑坊中的这通耽搁,即便以最快的马程赶去,怕也是天黑之后的事了。 所幸沈家家资巨厚,修庙建殿多有供奉,天台山国清寺中亦有沈家专属的斋堂,此回沈元仁便是做了留宿那里的打算。 …… 天台,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当牛女之分,上应台宿,山水神秀。山中的国清寺被尊为佛教道源,后世日韩的佛宗也都是源自于此。 国清寺占地逾百亩,规模宏大,自隋朝落成后,信众便往来不断。关于这座寺中的寒山、拾得、济公等活佛事迹,世人更是耳熟能详。 但罕为人知的是,这里不但佛教大兴,同时还是一处著名的道教圣地。 距国清寺正北偏东约十里,山间有陡峭双峰拔地而起,形如宫廷门户,拱卫着一条隐秘的山间小路,是为“双阙”。由此而入,群山环抱间是一汪清潭,名曰“龙潭”。潭水常年氤氲,云蒸霞蔚,将岸边一处规模不亚于国清寺的庞大建筑群落掩映其中,恍若人间仙境。 此处便是传说中的七十二福地之一——金庭洞天,又称桐柏宫,相传由紫阳真人张伯端初建于北宋年间,先后历经南宗五祖,到得此时,俨然已成为华夏大地上道教之执牛耳者。 相对于人流如织,香火鼎盛的国清寺,桐柏宫中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不开放给凡俗百姓,连外门中的弟子都极少被允许进入,人烟稀少本也在情理之中,但今日,紧闭的宫门内却又平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天色渐晚,桐柏宫深处一座碧瓦朱檐的房舍中,亮起了通明的烛火。 屋子靠里的檀木大床上半卧着一人,面色苍白如纸,双膝处缠着厚厚的布条,正是前日里行刺沈韩的那个白先生,白若虚。 说来此人也是刚强,被沈韩废掉了双膝,打落水中之后,他不敢冒然现身,竟是借着冰冷的大运河顺流而下,出绍兴水门,沿浙东运河一路漂流到了上虞码头,这才拖着残躯上岸,找到一队车马夫,许以重金相报,方得以回返天台。 此时的白若虚刚醒转不久,又服下了疗伤的丹药,气息渐趋平顺,正同床旁定立的一老一少两个道人叙说此次的经过。 “今回本就是我出手在先,又输在技不如人,实属咎由自取,也怨不得旁人!”他轻叹着言道。 那年长的道人身形稍胖,面相上看也不过四五十岁的年纪,他闻听此言,冷冷道: “道由心生,我辈修的是随心缘法,出手便出手了。何况那沈家一介商贾之身,却行助纣为虐之事,对他们倒也无需顾虑许多,想来那沈家也是早料到会有今日,才会请人护佑。若虚可识得对方那人?” 白若虚微合双目,努力回忆起当日的场面,沉吟道:“若我没看错的话,护卫沈家那人也大有来头,十之八九便是当年号称铁狮子的江北大盗孟宗祥。” “哼!”中年道人鼻息间不屑地哼了一声,“果然蛇鼠一窝,那孟宗祥作恶多端,手下不知伤了多少无辜性命。想不到他消失多年,原来是做了沈家的爪牙。此人的功夫如此了得吗,若虚就连全身而退都不能。” 白若虚无奈道:“孟宗祥的功夫虽然不错,但与我也只在伯仲之间,甚至还略有不如,伤我之人,其实是沈家那个年方二十岁的大少爷,沈从云。” 此话一出,中年道人面色微变,惊疑道:“只有二十岁?就算此人天资卓绝,又怎会连若虚都不是对手?” “对手?”白若虚自嘲地一笑,“我怕是没资格做人家的对手。那沈从云的手段恐怕早超脱出了武功的范畴,十之八九已达到了兄长所说的‘入道’之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