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之后_四十四章 都有主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十四章 都有主了 (第1/1页)

    李智建在马尼拉待了二十几天直接回到桃源。他在那边和夷人们谈的相当不赖。西班牙人在东南亚只保有吕宋这一个据点,他们认为目前的姿态足够舒服,眼下只有他们一家开辟了横跨太平洋的跨洲贸易。每年春天,墨西哥总督府会派出一队西班牙大帆船(通常2到3艘)从遥远的阿卡普尔科港(今墨西哥南部阿港),花费平均四个半月时间横穿整个太平洋到达马尼拉,这些船上几乎没有商品,它们只带着银锭或者鹰洋。

    船队到达后,吕宋提前准备好各种远东特产和珍宝、香料,等船队休息完毕再横穿太平洋往回走。回程能利用横穿太平洋的黑潮,船速相当快,最快两个半月能够返回阿港。这趟没有任何中继港的商线,单程距离超过一万五千公里,实际航行中经常会达到一万七八千公里,异常艰辛。西班牙人觉得值了,这是美洲独一份的买卖,回到阿卡普尔科港的任何一条商船至少带回百分之四百到六百的利润。这差不多就是吕宋殖民地存在的唯一意义,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提供一个安全的终点和货物筹集地。吕宋殖民地自身的收益一直是负的,但是大帆船贸易对整个墨西哥殖民大区和西班牙王国都是珍贵的输血线。

    琉球人主动来贸易西班牙人当然不会拒绝,因为贸易利润实在太高,他们甚至不太在乎采购价格,人家只在乎货物品质!那批倒霉的漆器遭到可耻的失败,毕竟FJ,GD的中国港口,澳门,东京(今越南河内),甚至暹罗等地,都会有大批中国或者葡萄牙商人到马尼拉交易。西班牙人没吃过猪rou也见过猪跑,少量的漆器他们时不时也要采购的。这批漆器被李智建假冒日货甩了出去,利润估计都不到六成。

    西班牙人拒绝了开设商馆的提议,琉球在当今海贸江湖里名望值实在是太低了些。对招募中国人的建议,他们产生一些分歧,一方面他们离不开中国人,维持马尼拉日常的商业经营,这年头连西班牙大帆船都是靠中国工匠造的。另一方面他们觉得统治土人没压力,但是中国人不行。华人有强大的母国,每隔几十年总有某个有野心的中国人试图染指吕宋这块地盘,或者发生点让西班牙人觉得临近危险的事情。1603、1639和1662年,他们对吕宋华人进行了三次灭族性质的屠杀,最近的1662年那次导火索是国姓爷郑成功,他派人到马尼拉侦查,引起西班牙人极度恐慌。他们再一次把马尼拉华人杀光,那次杀了大约二万五千人。一边还要用,一边还不能让中国人成长起来,进行预防性屠杀成了西班牙人最简单高效的办法。

    离上一轮大屠杀才过去二十年,总督觉得中国人似乎没多到非要屠杀不可,但马尼拉议事会不太认可。议员们有大半是在吕宋出生的土生西人,并不是每个白人都能在大帆船贸易里取得直接收益,普通白人也就是在本地做一些低端的商业项目,勤劳肯干的中国人是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靠着一口流利的西语,李智建很快了解到西班牙人的内部分歧,他也说服了议事会几位大佬支持招募行为,靠着贿赂,总督没有阻拦,采取了默认态度。

    问题出在华人自己身上,这个民族实在太能忍耐了,他们总觉得自己吃苦耐劳的干活就能发家致富。上一批被杀光,这一批的又好了伤疤忘记痛,他们觉得也许自己这辈子不会遇到这种倒霉事。招募活动进展巨艰难,再摊进去贿赂成本摊到每个人头超过十五两银子,这样的成本桃源哪里吃得消,所以招募了不到三百人李智建就带着商船回来了。

    既然人家已经完成外交使命了,王浩也不能不放人,于是他说道:“好吧,给你半年去休息,教育司的职务给你保留着。”这年头也没个飞机高铁啥的,也不能去加勒比之类的地方度假,他很好奇这位奇葩男能用这几个月时间干点什么。结果人家回答他:“我以前对佛教,新教和天主教多少有点研究,现在我觉得台湾土番还很原始,这种原始崇拜和神秘主义挺有意思的,我打算去岛内更深处游历一下。”王浩这下算是彻底服了。

    浪漫青年第二天又上门找王浩,他遇到大麻烦,棕发美女安娜小姐让他把肚子搞大了,惹得女方家长跑来堵他家门口。既然木已成舟,最后还是王浩出面去女方家里赔礼道歉,成功的用真心和金币劝解住法里亚先生。既然这样只能给两人订婚,正好王浩年底也要成婚,当下就约定两边一起成亲,现在到底肚子还小还能遮掩一下。

    反正李智建走不成,王浩毫不犹豫的让他担纲教育改制的事情。去年刚到桃源的时候,动员了所有知识分子开设成人识字班和学生文化课。那时候人数也少,都是个人教个人的也没个体系。现在人数越来越多。除了成年人还要继续开识字班,王浩想把教育体系搭建出来。这牵扯到教学理念,也牵扯到教材。传统的文化课一般是从百家姓、千字文这些启蒙书起步,等孩子稍微大点,学习内容就剩下一个儒家经义。岛上这些文化人像方司观,林文豪这些人都是这种精英教育培养出来的。等这些文化人成长起来,有精力或者有爱好的会自学点别的知识,比如医学,或者金文,农学之类的。

    穿越众们需要的是平民教育,需要识字率越高越好,教学宽度越宽越好。这样的教学理念,让旧文人牵头搞肯定是匪夷所思。从春天开始,王浩一直自己牵头在弄,从学校布局,师资力量培养到预算编制,课本编写一点点抠,郭小美和许三多以及方司观等人也在一旁协助。比如小学历史课本就是王浩每天晚上抽空在写,为此他还让人从福州搞了一套二十四史。连刘浩天都在帮忙,他负责把另一世小学课本尽量默写出来,帮着其他人提供教材编制深浅的范本。所有人手头都摊着一堆的活,现在好了,娃娃生下来之前李智建都没法离开桃源,由他来牵头这件事最合适。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着,民队拼命的开田;孩子们分年龄上着全天或者半天的识字班;商船不断进出长崎、首里、福州、广州、会安等港口,给桃源带回大笔的财货和紧缺的盐和粮食;战兵们在训练;工匠们拼命加班造船造枪炮造瓷器,大家都在忙碌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