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绝尘_1903.重奖之下必有勇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03.重奖之下必有勇夫 (第1/2页)

    1903.重奖之下必有勇夫

    现在的党的组织纪律洋洋洒洒六大条,其实换来换去基本的也就是**: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中央是谁?先是**,后是***;那虽然符合后面两点,却不符合第一点。况且没有了开国**的崇高威望,没有了亿万民众葵花向阳般的信仰,后来者不管强势也好、懦弱也罢;真诚也好、虚伪也罢,反正在响彻云霄的一致口号背后,却也有着无数阳奉阴违、落实不了的尴尬,结果就有政令出不了中南海一说,就出现了**十年才见到的肃清流毒之类的提法。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权威无疑是属于强权领导的,撇开政界不说,光是商界大亨中,出类拔萃者无疑都是属于强人的,不管是王石、董明珠,还是马云和马化腾莫过于此。而郑河三位大佬更是因为他们经过那么多年形成的一言九鼎,所以能在那个巴掌大的小地方称王称霸。嫩伢子不同,郑河人都记得他的好,可只是被他沅江小*的彪悍所降服;更况且现在经过撤乡并村之后,合并进来的那几个村更是对新上任的王主任一知半解,自然强势不起来。

    于是,王主任就召集各组组长到村委会开会,上午集中学习了从中央到地方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指示,还观看了各地的先进村镇改造前后的介绍视频,王大年请老**在会上做了改变形象,提升品质的主题发言;中午,网格员刘伟带着大家到望江楼,因为是村里办招待,为了厉行节约,就吃了一顿便餐;中央有规定,中午不准喝酒,这一点在开会的时候执行的力度还是很到位的。

    下午,王主任和刘伟分别开了两台商务车带着大家到郑河村下面的各聚居点都看了看,还开了现场办公会,几乎所有的组长都提到了沿途看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就是那些村民散居的地方,有很多农民早就建起了楼房,却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依然保留着原来的木屋,而那些被阳光和雨水年复一年的摧残,早就变得墙板发黑、千疮百孔、而且东倒西歪的木屋在满目青山绿水、到处楠竹摇曳的自然美景中显得很刺眼,自然就会影响到郑河村的形象,而且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实每个组长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不管那些钱是从哪里来的,但谁都知道郑河村现在是亿万富翁,那笔钱说是建设新农村的,自然个个也想从中捞到一点油水。知道成规模、成片的新的农家小楼的建筑施工项目自己肯定拿不到手,可是那些木屋的拆迁就可以力争。虽说木屋拆起来比砖屋简单多了,可现在人工费涨得飞快,一个劳力一天一百根本请不到人,所以就得动员那些村民自己动手,或者由村民小组组织人力物力,总得给些补偿款吧?蚊子虽小也是rou嘛!

    三天后,村委会再次开会的时候,与会者除了各村民小组的组长,他们还根据村委会通知中要求的那样,带来了那些破旧木屋的所有者。村委会太小,就到郑河小学借了一间教室开会。王大年在会议开始的时候做了一个简单的发言:无非就是说了些大道理,讲了些新词汇,但最关键的几点还是被大家听进去了:木屋当然要全部拆除,拆下的所有板材、梁枋和门窗当然要运到老街这里来进行挑选和集中处理,看有没有可以利用的,也是废物利用嘛。

    大家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补偿当然是有的,先组织一个评估组,由五叔领衔,对每座木屋进行价值评估,力求公平公正;但是绝不暗箱cao作,全部评估补偿结果张榜公布。那位新村主任在接着说:现在城里搬迁流行货币化,那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我的考虑是不是可以采取以物易物,就是以我们村自办的砖瓦厂生产的建材的最低价来进行补偿,这样既可以肥水不流外人田,又可以壮大集体经济嘛。

    那些组长有了些失望:我们需要做什么?

    还是责任承包制,各组包各组的。嫩伢子说的很清楚:按拆除木屋的数字进行奖励,一个月以内完成全部拆除任务的给予重奖!木屋所有者在会议结束后二十天内完成拆除的,也给予重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