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绝尘_1885.实战决定一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885.实战决定一切 (第2/2页)

本动力就是商业化,比如美国职业拳击争霸赛,一场比赛的电视转播权就是天文数字。可是中华传统武术却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演变和变异,并到达现在仅供观赏、不能实战的尴尬局面。就拿散打为例,因为规则的约束,所以既不同于西洋拳击,也不同于跆拳道;既不同于允许使用腿击、肘撞、膝*的泰拳,也不同于日本的空手道、相扑、跆拳道,甚至也不同于我们自己的军警格斗术。结果就变成了要么是全民保险的体育项目,要么是花拳绣腿的套路比赛,根本与搏击商业化背道而驰。

    中华的传统武术厉害不厉害?原本当然厉害。那一句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不仅包含佛道两家的哲理,更是传统武术的真实写照。武术训练的就是一个人的悟性、实战就是培养一个人的胆量。实战多了、经历多了,自然就敢动手、就敢临战的时候快、准、狠的打击对手,就敢用各种招数去打倒对方,双耳、双眼、太阳xue,腋窝、腰部、**都是下手之处。

    很多人心里像**似的,那些从武校、武馆里经过所谓名师点拨的散打高手不仅不能上台与国外选手进行较量,甚至连街头小混混也不一定能打得过。虽然那些小混混常用的手段无非就是一拳封面、一拳击*、再加一脚踢裆,也就是这三板斧,可是速度极快、下手又重,让对手在来不及反应之时就已经鼻青脸肿、*不过气来;而只要护痛之后一蹲下,就基本丧失了反抗能力,紧跟着抄**一顿暴打,遭受打击的对方除了举手投降就只有抱头鼠窜了。

    其实只要练过功夫的人都明白,小混混的这几招并不是很复杂难练的套路,那些一辈子与传统武术打交道的人也清楚的很,自己的速度根本不比小混混慢,力量也不比小混混差,只不过那帮人比自己更习惯对打,明白打架是怎样一回事,也知道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真谛,所以那些小混混对这种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似的花哨的套路、一板一眼的招数根本不感兴趣,他们都是好勇斗狠之人,只考虑如何迅速奠定胜局,所以什么招数都用得出来。

    真正的武师根本无屑于传统武术所谓的擂台上的较量:有严格的条款约束,台中间除了对手,还有随时上前拦截,提示违规的裁判,周围还有下了赌注、看戏不怕台高的观众。因为真正的武林中人所练的武术根本不可能上得了擂台,他们只存在于街头打架、小巷抢劫、村庄群殴、团体火并和上不得台面的各种生死相搏的争斗之中。因为社会日趋复杂、社会关系日趋紧张,中国枪械管制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拳脚和刀棍在各种打斗中依然是主力,小混混的三板斧也就很有市场。

    那些传统武术的修炼者心里也明白,和小混混相比,自己缺少的仅仅只是实战而已。但千万别小瞧了这个实战,那是对人的胆量和勇气的最大提升。尤其在现在这个社会里,首先是不惹事,然后是不怕事,一旦出了事就一定要有魄力能镇住对方。如果自己有理,又是一对一的情况,那就可以放开来打,而且用自己的气势和实战经验一定要一下子打倒对方;如果对方人多势众,还是不要逞强、不要动手,能跑多远就跑多远,面子是可以在后面找回来的。

    临阵对敌勇气比功夫更重要,凶狠比套路更难得。美国拳王泰森为什么厉害?就是以凶狠著称。打擂台都敢直接用牙咬人。因为武术的动作本来就是从动物的动作中演变进化而来,咬人也就是原始套路之一。而在现在的社会里,江湖中人本来各有各的地盘,各有各的管辖,大家相安无事,有时碰面还可以坐下来一杯茶一壶酒。可是每个时代都有不安分的人,每个地方都有自命不凡的人,每个江湖都有心狠手辣的人,其中就有黄立诚为首、包括冯沙洲、韩金山等人在内的一帮年轻人。

    可惜他们生不逢时,或者说生错了地方,偏偏和沅江老大田大的那个小跟班、人称沅江小*的嫩伢子狭路相逢。如果那个**不聪明、不勤奋还好,可偏偏相反;如果那个**只是个习武之人、少管些闲事多好,可偏偏武功又好、实战又多,而且还又狠又恶。就和**说过的那样:在需要牺牲的时候要敢于牺牲,包括牺牲自己在内。完蛋就完蛋。上战场枪一响,老子下定决心,今天就死在战场上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