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878.保镖就应该是我这样的 (第1/2页)
1878.保镖就应该是我这样的 有人说,宝安的房产45%是湘人买走了的,这话找不到根据;但说没有湘军就没有今天的宝安倒是一句大实话。学生三分之一是湘人子女;开饭馆、做小生意、搞运输的、代工厂打工的比比皆是,而且多数都是平民阶层。有混得好的就成为那座城市的市民,混得不好的就回乡创业;当然也有发家致富、腰缠万贯的,也有浑水*鱼、公饱私囊的,只是那些借着改革的春风走上富裕之路的土豪因为宝安临近香港,生怕自己也会和李嘉诚的儿子那样被人绑票勒索,就需要保镖来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那个被水溪的人在背后称为大鼻孔的黄家**黄立忠就是在宝安的湘人中少数能达到土豪高度的富裕阶层的代表之一。他的发家史很简单:最开始是死去的黄**高瞻远瞩,当邓太宗带着一家老少打着视察的名义到宝安度假的时候开始,就敏锐的感觉到那里就将是国家对外开放的一扇窗户,而思想解放所带来的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好奇,必将是这个红色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个时候已经是主管经济的副县长的黄**在县委会上力排众议,建议和别的市县一样,在那个特区里派设一个办事处,为引进外资做准备,当然也可以做一些外贸生意。那个时候的桃花源县委和县府的一班人还没有认识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不过认为在那个原来的小渔村设一个办事处不过就是应个景而已,所以很简单的就达成了共识,在会上通过了在宝安设立办事处的决议。 同时,由于当时的县里主要领导的子女不是忙着进个好一点的单位,就是找一所大学读书混文凭,根本不屑那个办事处主任由黄**兼任、只设副主任,而且只有一间房子、两个事业编制的办事处,所以副主任一职就被黄**顺水推舟的安置在自家**的头上了,时过境迁,当那些领导的子女后来要么不过就是一个碌碌无为的机关办事员,要么成为破产倒闭企业的下岗工人中的一员之后,再看看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黄立忠,就深刻体会到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正确性。 那个桃花源驻宝安办事处其实就是黄家发家致富的金钥匙。那个时候个人从事对外贸易是走私贩私,将国外的商品进口国内、将国内的原料出口国外是投机倒把,可是如果打着公家的旗号从事进出口贸易就是合理合法的,于是,依靠老爷子的羽翼,加上对经济的天赋,大鼻孔很快就在宝安不仅站住了脚跟,还可以很好地利用政策大显身手,在自己老爷子源源不断的财力支持下,黄立忠很快就淘得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到了国家整顿和清理各地办事处的时候,已经有了底气的黄家**早就有了自己和港商合办的进出口公司,不过就是拍**潇洒走人,那些办事处历年来的亏空当然就会用一句交学费轻松带过。 回到水溪奔丧的黄立忠对于自己老爸的去世并不感到非常悲伤,除了老爸帮儿子打江山本来就是中国特色,也因为属于他家老爷子的那个时代早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过去,他早已经在那个因为改革开放而崛起的城市里打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不仅有了自己的生意和公司,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子女,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和编外女人,更况且在那座拥有一千多万固定人口、数量更多的流动人口的特大城市中,他这个区政协委员也算得上是一个成功人士。 即便是知道自己老爸之死,当年的那个从他手里夺走了水溪第一美人的嫩伢子嫌疑最大,可他早就没有了愤怒,对于老大和老三分析的嫩伢子会实施斩尽杀绝的报复可能,黄立忠更是一笑了之:现在的社会是强者才拥有话语权,一般的人物也就只有遵纪守法的责任,要知道那些法律本来就是为他们而设立的,更况且自己身边还有枪不离身的李成新,一个区区嫩伢子的血rou之躯难道抵得过子弹吗?所以他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安全,等到老爷子的骨灰安放完毕,就很快飞回南边去了。 作为一名保镖,首要的就是身高马大、肌rou发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