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龙惊唐_第九百六十二章 功成身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六十二章 功成身退 (第1/1页)

    军机阁七臣中,因段志玄、程知节谋逆,空出了两个阁臣位置。

    在与军机诸臣商议之后,晋李大亮、李沂入阁,李师被选定为军机候补大臣。

    二十岁的李沂,正式成为大唐最年轻的军机阁臣。

    前无古人,更或许后无来者。

    之后,朝廷正式将西域之地划入版图。

    依以天山为界,南北设置两个都护府。

    天山以北为北庭都护府,东至庭州,西至碎叶城,驻所庭州。

    以南为安西都护府,东至沙州,西至疏勒,驻所龟兹。

    同时在疏勒设置疏勒都督府,在于阗设置毗沙都督府,应对西域胡族偶发暴乱。

    移驻西北军团进行驻囤,在西域各州派驻流官。

    大唐版图瞬间扩大了三成。

    ……。

    新一年最大的喜事是突厥终于被大唐灭亡了。

    最大的悲事是国丈韩仲良的去世。

    可最诡异的事,非李靖的请辞莫属。

    七十有四的李靖,按年龄确实该荣养了。

    事实上这几年,李靖也没有领兵出征。

    不过,李靖的身体依然健康,除了时有足疾复发,别的毛病没有。

    按理说,这样一位有功之臣,在军机阁再干上三五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李靖有功,对大唐前后三朝皇帝,功劳人人称道。

    可李靖从李沐回京处理完琐事之后。

    一声不吭地连续三日递上三道折子,一意坚持退隐。

    虽然李沐在前两次严词拒绝了。

    可第三道奏折,李沐不置可否,搁了下来。

    这种情况,让原本以为李靖只是因年老做做样子的人,都瞠目结舌。

    难道卫国公真有去意?

    难道李靖与皇帝私下有了间隙?

    想到之前李恪伙同段志玄的叛乱,莫非卫国公与李恪也有牵连?

    一时间,朝野猜测之声响起,人心浮动,物议纷纷。

    ……。

    卫国公府后院。

    重伤初癒的李师,此时跪在祖父的膝前。

    “祖父,师儿是真不明白,祖父为何要执意请辞,莫非这其中有误会?真要有误会,孙儿即刻进宫,向陛下解释清楚也就是了。”

    李师是真有些惶恐,在他心里,祖父就是神,李沐也是神。

    这二人对于他来说,就是人生的全部。

    可这二人要是起了纠葛,就让李师这伤养不成了。

    李靖脸色如常,轻轻抬手,拂去面前一片绿叶上的尘埃。

    “误会?呵呵!”李靖一声笑,却全无笑意,“君臣之间,有何误会可言?”

    这话说得对,只有那些愚民才会觉得君臣之间会有误会。

    君臣之间,只有旨意和服从。

    何来误会二字?

    李师不敢接话,李靖的语气和神情,让李师感觉到君臣之间,真有误会。

    因为二人从来不只是君臣。

    李师自认自己与李沐之间,也不仅是君臣,他们之间还有,情,意。

    李靖回过头来,看着他钟爱的长孙。

    “你还年轻,有着远大的前程。”李靖微笑起来,二十二岁的李师,已经以军功晋为大唐郡公,以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假以时日,国公之位指日可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