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九三章 独到见解 (第2/2页)
瓶颈,要想派出所和责任区刑警队一心一意的工作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三是办案质量问题。侦审合一后,我总感到缺少了一道把关的,虽然当初我们对所有刑侦人员进行了这方面的培训,但是人的思想都存在惯性思维和先入为主的思想,主办案件的侦查员也不例外,他们即侦又审,很难发现自己所办案件的问题,因此,我总感到办案质量普遍不高,不是这里有问题就是那里有问题,而办案质量问题是我们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如果办案质量出了问题,尤其是出现了大问题就麻烦了。所以,我建议扩**制门部的职能,让所有办案部门办的刑事案件,都通过法制科把一把关,然后再起诉送检察院,这样不但能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提高案件质量,还能让办案民警从中学习提高。四是警力问题。这个我就不说了,各位领导其实都知道。总之我认为刑侦改革工作整体是成功的,但在警力,财力,运行机制和提高刑侦队伍综合素质上还有待于加强和提高,在责任区刑警队建设方面应当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城区的责任区刑警队应当做强做大,而农村地区、尤其像金水县这样的山区县,应当从县情综合考虑,合理布局责任区刑警队就行了,如果将来整个农村地区的社会治安普遍稳定了,我认为农村建立这支队伍可能都没有必要了,只要在刑警大队再成立一个农村中队就行了,当然,我这话是说将来,而不是现在,现在这样做很好。” 杨前锋一口气说到,他扫了眼桌上所有的人,发现大家都在认真的听他讲话,也没有一个领导插话,好像还没有听够似的,于是他喝了口茶继续说:“下面我再谈谈自己对侦查破案工作的个人看法: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发案不可怕,可怕的是发了案破不掉,如果前面发案后面就给破了,那群众肯定说你好,并依赖和依靠你,如果发了很多案件破不了,那群众对公安的看法就完全不一样了。破案不但能打击犯罪,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还能遏制和预防犯罪的再次发生,所以,我认为破案打击是预防犯罪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如何提高破案率,除了我们采取一切刑事侦查措施、夜以继日的工作、集中力量攻坚外和发动群众外,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那如何提高新形势下的破案率呢?我认为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就目前来看,我们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公安内部来说:一要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这话讲了多少年了,目前也在做,但是我总感到成效不明显,所做的基础工作还远远不能为我们侦查破案服务,比如:重点人信息采集不全不鲜,失控现象普遍;对流窜作案分子没有掌控手段,不能及时发现。管好本地的重点人,掌握外地来的不法分子这些都是我们的基础工作。我们管没有管呢?我们管了,每个派出所的重点人员档案都有一大堆,可我们只是静态的在管,没有跟踪进行动态管理,很多重点人到哪里去了我们都不知道。另外流窜作案分子每到一个地方总离不开吃住行,而我们天天管旅馆业,可就是发现不了这些人。因此,我认为公安基础工作要加强,并且要突然原来的管理方式,现在不是讲网络化,数字化吗?我想我们的基础工作完全可以走这条路子,建立公安网络平台,把这些基础工作信息全部输入到这个平台上,分门别类的管理,比如:重点人为一类,车辆管理为一类,指纹管理为一类,旅馆住的人为一类,暂住人口为一类,发生的重特大案件及系列案件为一类,不明尸体的人为一类等等,这样不管那个办案单位,不出门就能在网上查到很多自己想知道的东西,并且还能在网上串并案件。虽然前期工作量大,但是建成后,肯定能提高我们的办案效率,同时也能提高我们的破案率。要是全国旅馆业每天住的人都在这个平台上,那我们抓到一个流窜犯罪分子后,不用审讯,只要一查,就知道他的活动轨迹了,我们再联系这些人住过的城市公安机关,了解他们那里有没有发生同类案件,只要发生了,就能串并案件,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抓到一个流窜犯罪分子后,为了搞清他们的活动空间绞尽脑汁,甚至刑讯逼供。因此通过信息化人运用,还能提升我们的文明办案程度。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再说我对计算机也不是很懂,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我所讲的这些,但我认为完全可以试一试。并且这个网络平台层次一定要高,最少要市里统一建,省里统一建更好,但最好是全国一盘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